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累計開展“大走訪”12.8萬人次,排查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4.8萬件,推動解決問題3.3萬件……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自“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長春市堅持從群眾需求處入手、問題處著力、矛盾處突破,建立“1+3”實事項目清單,創新實施農村黨組織先鋒富民、城市黨組織先鋒悅民、國有企業黨組織先鋒助民、機關和事業單位黨組織先鋒惠民、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先鋒利民、領導干部先鋒為民、黨員先鋒暖民“七大先鋒”工程,用心用情用力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我們現在共建設了蔬菜大棚400余棟,每棟大棚純收入超3萬元,提供了3千多個就業崗位。”九臺區上河灣鎮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鎮通過大力發展棚膜經濟,打造“北菜南運”示范帶,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在實施“先鋒富民工程”中,長春市突出農村黨組織在引領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深入開展村級集體經濟提檔升級行動,通過推廣巴吉壘資產清查、波泥河“清水案例”、煙臺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實踐經驗,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深化“雙派雙促”行動,全市組織200名優秀年輕干部到73個鄉鎮(街道)掛職、127個村任職,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長春市聚焦提升治理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改善人民生活,通過實施“先鋒悅民工程”,全面落實城市基層黨建“1+9”系列文件,深化區域黨建互聯互動,打造“紅心物業”治理模式,健全完善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化建設,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同時,堅持黨建引領小區精細治理,推動在全市建立小區(樓院)黨支部600多個,完善小區黨支部領導下議事協商機制,破解群眾關心關切的小區治理難題1300多個,居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顯著增強。
記者在民康街道九圣祠社區了解到,聚焦為“老”辦實事,該社區創新“看護、呵護、愛護、管護、保護”“五護”服務模式,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滿陽光。
國有企業不但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同時也肩負著回饋社會的重任。長春市通過實施“先鋒助民工程”,在國有企業推行設崗定責、承諾踐諾,推動黨組織“星級管理”晉位升級,領導企業持續優化和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提高自我創新能力、提供高質量產品服務、保障職工權益、擔當社會責任、在服務民生上有新作為。長春城開農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集團黨委通過組建重大項目專班,加快推進肉牛產業化項目,預計帶動周邊4.5萬農戶養殖肉牛30萬頭,人年均增收1.2萬元。
長春市醫保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市級統籌,完成異地就醫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12345”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常態化開展“進社區、聽民意、解民憂”活動,累計接收和推動解決群眾訴求100多萬件……民生才是最大的實事好事,長春市大力實施“先鋒惠民工程”,市機關和事業單位黨組織著眼讓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實施了“2021年建設幸福長春行動計劃”,市級層面重點抓好67個重點民生項目,各級分別建立重點民生項目清單,截至目前已完成近1.1萬個。
在關注國企的向時,長春市還通過實施“先鋒利民工程”,賦能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長春市建立基層黨組織常態化聯系服務非公企業機制,組建了1700余支保企工作隊,聯系包保近兩萬戶非公企業,累計為企業解決問題需求近兩萬件;組建市縣兩級法律、金融、科技、財政、稅務、人才6類109個發展服務團,累計開展助企服務1800余次,惠及企業近6000家,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3000余個。其中,綠園區鼎慶經貿有限公司黨支部設立“黨員先鋒號車組”,累計服務幫助群眾260人次;市律師行業組織執業律師開展公益法律服務活動50批次,發放法治宣傳資料兩萬余份,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4000余人次。
為使“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得更加積極有效,長春市通過“先鋒為民工程”,引導全市各級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帶頭推進建強支部聯系點,積極化解信訪積案,做到上級為下級作表率,班長為班子成員作表率。市委理論中心組領導同志帶頭確定為民辦實事清單108件;縣處級及以上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實地調研、深入支部聯系點、深入包保聯系戶察民情訪民意,推動解決突出問題4166個,積極化解信訪積案5593個。
開展崗位學雷鋒活動,大力推進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通過點亮微心愿、黨員亮身份、參加先鋒隊等措施,組織引導廣大黨員立足本職爭創一流業績、團結凝聚群眾,當好人民群眾的“貼心人”,這是長春市實施“先鋒暖民工程”的重要舉措,也是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又一有力抓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共設立黨員先鋒崗、責任區1.5萬個,廣大黨員主動認領、兌現“微心愿”5.5萬個,用實際行動暖民心、解民憂,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認可。
為民務實有擔當,久久為功顯情懷。長春市各級黨組織以“七大先鋒工程”為統領,正將為群眾辦實事固化為黨組織的工作準則和黨員的自覺行動,務實推進,保持常態,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