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隋二龍 郭樹仁)“因為要在醫院照顧生病的老人,我經常在市醫院門口等公交,這里的公交驛站特別讓人暖心,早上可以吃上熱乎乎的簡餐,還有免費熱水和報紙;手機能充電,下雨了還有為乘客免費提供的雨傘……”10月28日上午,在梅河口市中心醫院公交驛站,市民董淑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梅河口市將19項重點民生實事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點工作任務落實落細,立足實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開展“深入一線、體察民情、問需于民”等載體活動,達到了讓市民就醫更貼心、教育更安心、吃得更可心、休閑更舒心、出行更順心的“五心”效果。
公交驛站建設是梅河口市重點民生工作之一。優化公交服務、讓市民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去年初,首批3座智能化封閉式公交驛站投入運營,以海龍湖公交驛站為代表的驛站群,為出行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人性化的短暫休憩優質場所。梅河口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冀廣超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已累計投資3600余萬元,建設完成53處公交驛站。以“三品一廳五功能”為設計和服務理念,高品質、大格局,建筑風格以浪漫歐式、典雅徽派、簡約現代為主,建設富有魅力、擁有活力、賞心悅目、讓人流連忘返的城市街道景觀,同時具有便民功能,使驛站成為全國文明城市一道亮麗名片。
總投資100億元的梅河口教育小鎮是當地有史以來投入最大的公共項目,也是“我為群眾辦實事”打造區域教育中心城市的標志性工程。
記者在教育小鎮新建的梅河口市第五中學采訪看到,現代化的綜合教學大樓拔地而起,教室內傳出朗朗的讀書聲。據市教育局發展規劃科負責人王輝介紹,目前第五中學的教學設施已全部投入使用。
市民食堂作為梅河口市有效破解居家老年人就餐難、困難群體就餐貴的難題所落實的一項新的民生項目,總投資580萬元,建筑面積600平方米。試運營以來,踐行普惠+重點保障+政府扶持理念,就餐需求量不斷增加,后續依托黨群服務站陸續在8個社區開設10所市民食堂。站前市民食堂經理楊帆告訴記者,每天來這里就餐的市民達到1000人以上,大部分是老年人。重點保障老年人、特困人員、低保人員、殘疾人、脫貧攻堅戶等五類特殊群體。65周歲以上老年人在食堂就餐,每日還可享受3至5元補貼。
“我今年73歲,每天都來市民食堂吃飯。過去在外面吃飯一頓至少也要花費20元,現在享受補貼,一頓飯才5元,這里像家一樣溫暖!”吃著可口的菜肴,市民馮今章臉上寫滿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