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在社區設點兒 本版圖文由吉林省自然資源宣教中心提供
本報訊 梅河口市不動產中心優化服務流程,擴大服務領域,提高辦事效率,確保“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提高了群眾滿意度,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簡化審核程序,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全細致梳理,對相關環節進行再優化、再歸并、再壓縮。實現簡單登記業務由主管業務科長一級終審,一般登記業務由副主任二級終審。精簡審批要件,壓縮審批時限,實行審核前置制度,使不動產登記業務要件更精簡,更透明,滿足了群眾需求,大大提高了群眾滿意度。
開展便民利民服務,不斷擴大服務領域。實行上門服務,建立外業受理工作組,對不能到現場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殘疾、住院、年老、刑押等行動不便人群,進行上門簽字、照相、送證;推行延時服務制,讓辦事群眾不跑空路、少跑冤枉路,不動產登記中心推行工作日“延時服務”;推行錯峰服務制度,星期六由主任帶班,加班、加點為工作日時間不方便前來辦理登記業務的群體開展錯峰服務;建立回訪制度,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公眾服務平臺和市國土資源網站上開通服務窗口及開展電話回訪,回訪滿意度達98%。
創新工作模式,強化服務職能,做好登記服務工作,全面推進不動產登記進社區。建立不動產登記+社區服務機制,在全市16個社區建立業務受理點,利用每天下午工作時間,到指定社區進行業務宣傳,以“約辦”形式,集中對社區居民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進行登記要件審核。通過省自然資源廳安裝“外網受理,內網審核”電子系統,辦事人“最多跑一次”就可辦理相關業務。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立體活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建立走訪制度,幫助企業破解在生產經營方面遇到的難題;建立提醒臺賬制度,全力服務小微企業,將辦理時限由3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辦結;建立提前預審制度,做到了“無還本續貸”的無縫對接,將抵押注銷登記與抵押權設立登記合并辦理。
切實維護群眾權益,解決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問題。自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通過摸、排等方式共核查出1385戶,現已解決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1025戶,剩余360戶,已制定解決措施,近期全部解決。保障了群眾的利益,化解了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