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四平市堅持把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作為掃除民生積弊的突破口,以解決“小訴求”牽動“大民生”,探索出了一條“一把手”領辦、“全鏈條”督辦、“點穴式”專辦的特色路徑。
一、案例背景
四平市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底子沉、包袱重、遺留問題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四平市堅持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將其作為開啟社情民意“直通車”、推進社會治理高效能的重要舉措。全市網民問題答復率始終位列全國385個城市第一名,人民網留言和市民熱線辦理工作評為全國先進,實打實地解決了一大批百姓急難愁盼,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一致贊譽。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一把手”領辦。主要領導直接推動、帶頭領辦,做到“辦好一條留言、破解一件難題、惠及一方群眾”。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下載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百度貼吧等手機APP,時刻關注留言動態,對留言辦理督查通報期期批示,對辦理效率低、效果差的責任單位“一把手”親自約談,對歷史遺留、解決難度大的問題現場辦公、一抓到底,充分彰顯了徹底解決群眾訴求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21次,牽頭推動回遷房無法入駐、小區經常性停水等一批棘手問題得到解決。
(二)實施“全鏈條”督辦。精準梳理分類。逐條梳理群眾訴求,對合理合法的,推動全部解決;對部分合理的,解決合理部分;對一時難以解決的,說明情況并制定解決時間表、路線圖;對無理取鬧的,做好宣傳教育和思想疏導。今年以來,梳理網民留言量412件、回復率100%、辦結率98%以上。快速交辦分流。實行“網民留言限時辦結”,責成職能部門指派專人辦理、48小時內回復,做到一般性問題一周內解決,重大問題階段性反饋,辦理結果全部公布,商戶違規占用車位、房屋漏水、房照手續辦理等一批熱點民生問題全面破解。嚴格督查考核。實行全流程審核把關,由兩辦督查室每日督辦、每周核查、每月通報,對回復拖拉、辦理遲緩、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的嚴肅問責,確保反饋問題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辦理。
(三)創新“點穴式”專辦。圍繞破解房屋產權問題,抽調自然資源、住建、公安、稅務等部門骨干力量組成專班集中辦公,聯動破解土地手續、不動產登記、債務處理等問題,惠及群眾14.94萬戶,預計增收稅費及土地出讓金16.92億元,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圍繞破解南北河治理問題,充分發揮市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調動市人大牽頭推動南北河治理,實施“十百千萬”生態整治項目,“七一”南湖兩岸貫通、行船觀光,成為向建黨百年獻禮的標志性工程,走出了一條北方缺水型城市生態治理特色新路。圍繞破解城市環境整治問題,深入開展“走遍四平”環境整治,定期由市級領導帶隊早檢,累計解決臺階破損、路面坑洼、井蓋遺失、綠化缺失、油煙排放、垃圾清理等問題2.2萬多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圍繞破解物業小區治理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制定出臺物業分級管理制度,由公職人員兼任“物業督察員”,全省物業管理工作現場會在四平召開,做法被2021年度國務院大督查和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總結推廣。
三、取得成效
一是民生難題有效破解。通過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將矛頭對準最復雜、最棘手的問題,敢于直面問題、真正研究問題、全力破解問題,人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制度機制有效建立。通過固化民意征集制度、健全留言辦理制度、構建輿情應對制度、完善督辦通報制度,通過網絡辦實事、解民憂的制度機制更加健全,真正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三是治理效能有效提升。通過曬“成績單”、排“紅黑榜”,充分發揮出督查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推動各地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認真履職盡責,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