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白山市委組織部將其作為年度重要任務牢牢抓在手上,創新建立換位式尋需、互動式服務、條塊式推動、閉合式攻堅“四式”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實踐活動走進群眾生活、聚焦群眾關切、得到群眾認可。
一、案例背景
針對“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初期發現的部分黨組織實事清單與群眾需求不對位、“關門”搞活動、活動組織泛化、群眾反響強烈的“老大難”問題推動緩慢等問題,充分發揮推進辦職能,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措施,建立起“四式”工作推進機制,牢固樹立實踐活動“群眾”主角地位,推動“知民所想、惠民所需、忙民所盼、解民所憂”貫穿實踐活動始終。
二、主要做法
(一)換位式尋需,以群眾視角找問題。在組織各級黨組織全面自查的基礎上,在城市發揮“五長一戶”作用,調動232名街長、路巷長,3.4萬名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和黨員中心戶逐樓逐戶了解需求。在農村組織2300余名村干部進田間地頭、進群眾家中、進鄉村企業、進微信微博,以“四進”方式聽取呼聲。在兩新組織公開選聘40名“黨建專員”,為各級黨組織找準助力兩新組織紓難解困的切入點。在機關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和服務對象,交流辦事堵點、換位體驗難點,從群眾角度檢視工作短板,將實事清單找準找全,找到群眾心坎上。
(二)互動式服務,以群眾方式辦大集。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舉辦“黨員服務大集”,把黨員服務和群眾需求精準對接。搭建服務平臺。組織民生領域職能部門設立政策宣傳、技能培訓、健康義診等20余個展位,“一站式”開展惠民服務。搭建愛心平臺。組織市、區兩級機關在職黨員全員參與圓夢行動,通過現場“心愿樹”和走訪征集等方式廣泛收集“微心愿”,集中釋放“微力量”。搭建供需平臺。擇優篩選76個農特產品展位,組織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采取實物展銷推介、專場直播帶貨等方式集中宣傳本村特產,方便群眾購買低價高質農貿商品,受到普遍贊譽和歡迎。
(三)條塊式推動,以群眾需求定任務。逐個領域創設活動載體,推動各級各部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發揮職能優勢解民憂。分級確定任務。聚焦向群眾廣泛征集的1153件民生實事,自下而上統籌鎮街、市縣部門和領導干部分級認領解決,將難點問題納入“一把手”工程,開展示范攻堅。強化行業指導。結合機關、企業、農村、社區等領域實際,有針對性創設“7+2”助企紓困服務行動、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等載體,為黨員立足本職辦實事搭好平臺。一線巡回督導。建強市縣兩級指導推進辦公室,抽調力量常態化沉在一線開展督導,通過每周四調度、月底實地查驗等方式持續推動落實。
(四)閉合式攻堅,以群眾口碑驗成效。聚焦群眾期盼,從最困難的領域入手、最突出的問題抓起,開門組織整改,閉環跟蹤問效?!拔寤狈绞礁M。建立市縣鎮村四級實事臺賬,對全市5224件民生實事逐一明確責任、細化措施、量化時限,形成閉環推動工作態勢。開展專項考核。針對城市環境臟亂差等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建立城市建設管理“考、比、問”三項機制,采取實地踏查、媒體晾曬、問責調整等8條具體措施保障治理效果。聽取群眾意見。在白山廣播電視臺、長白山日報、白山發布等媒介搭建群眾參與監督渠道,及時責成部門以群眾合理化建議修正和完善工作。
三、取得成效
一是變實事清單“想我所能”為“列民所需”。市委常委班子成員不打招呼直接深入群眾生活和生產現場,示范帶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進一步轉作風,以群眾視角發現和解決問題。二是變惠民服務“單打獨斗”為“聯動惠民”。2021年“黨員服務大集”參與服務的部門和基層黨組織有190個,集中認領“微心愿”8331個,組團服務群眾3.2萬人次。三是變成效考核“自我評估”為“群眾評判”。建立起以群眾為中心的實踐活動成效考評體系,倒逼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常態化聯系和服務群眾,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