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億萬人民福祉、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生態環境質量顯著躍升奮斗目標,并就加快生態強省建設作出全面部署。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基礎上,聚焦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在更高起點上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的再謀劃再部署。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堅決扛起生態強省建設的重大責任,努力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展現生態強省建設新面貌,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格局,為建設美麗中國打造吉林樣板。
優良的生態是吉林的突出優勢和發展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寄予厚望,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之路;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為我們在新時代抓好生態強省建設,厚植吉林發展亮麗底色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過去的五年里,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建設生態強省,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林草豐茂已經成為吉林鮮明的生態標識。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新目標、新要求、新任務,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未來五年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既要鞏固成果,更要不斷提高標準。這就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應急與謀遠相結合,既要緊盯當前突出問題,集中用力打好攻堅戰,也要聚焦深層次問題,補齊制度短板,堵住監管漏洞。
抓好生態強省建設,厚植吉林發展亮麗底色,我們必須錨定“生態環境質量顯著躍升”這一主要目標,緊緊扭住加快生態強省建設這一重點任務,搶抓機遇、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努力實現新的更大突破。要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著力發展綠色能源、培育新動能,確保如期實現“雙碳”目標。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更高標準守護好吉林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秀美的山川、碧綠的林草,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高標準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兩屏兩廊”生態安全格局。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穩步推進保護地體系建設,完善生態補償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強系統監管,深化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建立最嚴格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機制。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的題中之義。全省上下要胸懷“國之大者”,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用一筆筆青綠去描繪吉林的綠水青山,讓低碳成為吉林振興發展的鮮明特質,讓綠色成為吉林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