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連天,秋色宜人。走進公主嶺河口濕地,田野與濕地交相輝映,河水灌溉著土地,盡顯勃勃生機。
“我們采用了‘生態透水壩’等專利技術,使北方高寒地區的人工濕地仍然能起到很好的凈化作用。”公主嶺市東遼河一級治理河口濕地項目負責人張敬超介紹說,河口濕地二期工程于2022年9月9日竣工,與已建成的公主嶺河入東遼河、興隆河入東遼河一期濕地相連接,大大增加了公主嶺河河口來水的凈化能力。
為促進降污減排、增強生態擴容、減少污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近年來,公主嶺市謀劃建設完成東遼河一級支流河口濕地、東遼河濕地網構建和懷德鎮濕地生態修復3個濕地建設項目,共計60余公頃。
2018年以來,公主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東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成立了工作專班,全力加強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累計投入12.73億元,從2018年到2020年末,建設完成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源涵養林、人工濕地、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等25個治理項目,東遼河公主嶺段的水體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我們緊緊盯住遼河城子上國考斷面水質惡化的主要因素,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方案。”據公主嶺市副市長王殿泉介紹,公主嶺市統籌推進“三水共治”,堅持點源、面源、線源、體源治理相結合,截污、治污、控污相結合,治理、監管、督查相結合,深化污染減排,強化生態擴容,東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進水氨氮9.14mg/L,進水總氮 16.21mg/L,進水總磷1.84mg/L。”
“出水氨氮0.36 mg/L,出水總氮10.48 mg/L,出水總磷0.16 mg/L。”
在公主嶺市嶺東污水處理廠的中控大屏上,實時顯示著該廠處理污水的數據情況。目前,該廠分別在進水口和出水口安裝“在線檢測室”對進、出水水質進行實時監測。
為有效削減公主嶺市進入東遼河的污染負荷,公主嶺市建設完成了兩個污水處理項目和市區雨污分流管網項目,實現市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建設完成重點建制鎮懷德鎮等11個鄉鎮污水處理廠。2019年遼河城子上國控斷面平均水質消除劣Ⅴ類,2020年以來至今,一直保持在Ⅲ類,實現了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歷史性突破。
下一步,公主嶺市將建設雙龍鎮等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屆時,公主嶺市遼河流域所有鄉鎮將會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或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