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工作辦公室正式對外公布了入選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的作品名單,并在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期間進行公示。這97部入圍作品共分為特別獎(12部),優秀作品獎(85部),包含了《偉大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長津湖》《跨過鴨綠江》《功勛》《覺醒年代》等許多思想內涵深刻、品質上乘、廣受觀眾喜愛的作品,其中由吉林省委宣傳部選送的電影《狙擊手》、電視劇《人世間》、廣播劇《黑色沃土》和圖書《掌握“看家本領”》 也榜上有名。今天跟隨小馬一同回顧一下其中兩部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誕生過程吧!
電視劇《人世間》
近日剛剛在吉林衛視濃情劇場重播的現實題材大劇《人世間》,再次掀起本地收視熱潮。早在今年年初,這部以東北風土人情為底色的現實題材劇集便在央視熱播,迅速成為開年“爆款”,不僅掀起了全國人民的觀劇熱情,也帶火了劇中的主要拍攝地之一的吉林長春。
電視劇《人世間》用半個世紀的縱深,聚焦平凡百姓,塑造鮮活人物,勾勒市井煙火,呈現人間冷暖。劇中無數經典情節,既濃縮了幾代人原汁原味的真實生活,更向觀眾傳達出關照現實的力量和溫度。作為《人世間》的重要和主要取景地,“吉春”也早已成為許多觀眾心中對于吉林省長春市的縮寫代名詞,跟著《人世間》打卡長春,仿佛劇中主人公們便是熒屏“導游”,跟隨他們一同游歷體味“北國春城”的市井百味態。
劇集第8集中,周秉昆和弟弟在電影院門口的場景,背后的那個具有時代印記的主樓便是現在的長影舊址博物館,長影不僅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也是廣大影迷、游客到長春必打卡景點之一,更是吉林省的重要文化地標;劇中,周秉昆騎著自行車,綠色的有軌電車在身后穿梭,這段劇情就是在長春有軌電車沿線取景拍攝,交錯的軌道和行駛的電車別有一番懷舊韻味;第4集中,周秉昆等人被請客吃飯的地點在一幢古色古香的小樓里,這個拍攝地點就是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第1集中,周秉昆被嚇暈的場景和他求曲書記幫忙辦事時兩人多次談話地正是長春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的伊水灣和書庫大壩;周楠去國外求學的學校取景地是長春建筑學院、劇中的“吉春火車站”是長春地質宮博物館、周秉昆與鄭娟感情升級的冰場是長春市南湖公園、“1988年吉春市”鏡頭取景于人民廣場、“吉春市公安局”是長春日報社、“省委大院”是南湖賓館、“周秉昆家小獨樓”就位于長春水文化生態園、“蔡曉光工作地”是長春人民藝術劇場……光影之中,一個個年代感強帶有鮮明長春印記的地標和建筑展現在人們面前,不僅吸引了無數外地觀眾、游客,也喚醒了長春人關于那個年代的專屬記憶。
廣播劇《黑色沃土》
由吉林廣播電視臺、西安廣播電視臺、上海東方廣播有限公司、陜西新動向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三集廣播連續劇《黑色沃土》是一部有關耕地保護、糧食安全主題的重大農村現實題材廣播劇作。
據了解,廣播劇《黑色沃土》創作歷時兩年,是以工匠精神不斷打磨,精心制作的一部三集廣播連續劇,立足于吉林省梨樹縣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創新實踐,描寫新時代新農民在土地耕作方式的變革中探索耕地有效利用和保護途徑的故事。該劇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力求從白山松水間發掘題材,展現新時代新農民的新作為,傳遞社會的正能量。
為打造文藝精品,《黑色沃土》劇本創作過程中,在北京和長春分別召開劇本研討會,專家們的真知灼見對劇目打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該劇的后期錄制合成等制作流程均秉承國內一流水準。作品邀請了多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的導演、作曲家加盟創作,并精選了熟悉東北風情的演員鐘揚、陳兵、王健等擔任演播工作。具有地域特色的二人轉始終在場,每處出現都不是簡單的陪襯,而是人物性格刻畫的點睛之筆,為全劇增光添彩,東北味東北風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