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6件!這是過去5年省人大代表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的建議數量。
提出議案建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為民代言的重要形式,服務代表、督辦代表議案建議是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工作。5年來,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牢固樹立為代表服務理念,不斷強化完善機制、建好平臺、拓展載體、開展培訓工作舉措,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地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用高質量代表工作推動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創新工作機制 提升辦理質效
翻開省人大常委會5年履職成績單,數據令人振奮:
全國人代會上共提交議案57件、建議676件,制定國家黑土地保護法、濕地保護法等議案得到全國人大高度評價,相關法律已經制定出臺。省人大代表共提出議案26件,轉化為法規案13件;組織辦理代表建議1296件,答復率100%,辦理滿意度98%。
成績背后,凝聚著省人大常委會依靠代表、服務代表,以高質量代表工作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付出和汗水。
讓“良言”變“良策”,促“良策”出“良效”。
省人大常委會創新工作機制,堅持“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辦理“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不斷推動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加強代表建議辦理溝通協作。及時了解掌握代表建議辦理情況,高規格召開代表建議辦理交辦會,制定辦理計劃,明確責任分工,規范辦理程序,完善辦理機制。加強與代表、承辦單位和部門的聯系,推動建議盡早落實。
強化代表建議督辦。堅持日常督辦和重點督辦相結合,對建議辦理情況定期調度。完善省人大代表建議的領辦、承辦、督辦工作機制,將建議辦理工作納入省直部門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重視《代表之聲》編發工作,建立代表建議直達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直通車”,完善代表履職經費保障機制和信息化建設,制定《代表履職檔案管理辦法》,探索建立代表履職評價體系和退出機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規范履職、有效履職。
搭建平臺載體 拓寬履職路徑
人大代表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5年來,省人大常委會邀請1700多人次代表列席常委會、專門委員會會議,參加各類座談會、政情通報會等,組織代表開展集中視察和專題調研,使人大各項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
省人大常委會完善落實常委會聯系代表、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雙聯系”制度,制定《專門委員會、工作機構聯系人大代表工作辦法》,讓人大代表的履職底氣更足,為民服務的積極性更高、責任意識更強。全面推進代表家站建設,制定《關于加強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建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代表家站“連心橋”“民意窗”作用,確保黨委和政府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
強化學習培訓 提升履職能力
對人大代表開展培訓,既是人大代表豐富知識、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省人大常委會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的重要內容。
5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堅持“有計劃、有重點、不間斷”原則,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拓寬培訓范圍,豐富培訓內容,打牢人大代表履職基礎。多層次開展代表初任培訓、履職培訓、專題培訓,不斷提高培訓系統化、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實現省人大代表兩輪培訓全覆蓋,有效激發代表履職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砥礪奮進新時代,奮楫揚帆啟新程。
黨的二十大對做好新時代人大代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一屆省人大常委會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不斷夯實工作基礎,創新工作機制,提升工作能力,為代表依法履職、充分發揮作用提供堅實保障,為吉林振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