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吉林省把“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作為農業強省建設的“一號工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力爭到2035年糧食總量達到1000億斤。
在對農機知識進行講解后,現場十余臺免耕、條耕播種機紛紛啟動,在大田里往來穿梭。歸行機前面歸行,條耕機隨后淺耕,通過現場對農機作業的觀摩,不僅提高了農戶對保護性耕作的認知和認可程度,還提升了大伙兒對農機新技術的應用水平。
雙遼市屬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沙性土壤約占耕地面積的80%,土壤相對貧瘠,這也導致了當地農業生產播種難、產量低。自從有了保護性耕作技術,既確保了播種質量,又發揮了抗旱保水、減少水份蒸發的作用。為最大程度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雙遼市政府成立工作專班,加強與中科院東北地理研究所等開展技術對接,為糧食穩產高產打下堅實基礎。
近日,輝南縣同樣召開了保護性耕作現場觀摩會,來自各鄉鎮、街道農機工作人員、農機大戶和種植大戶共120余人參加活動,專業技術人員對秸稈覆蓋原壟耕作技術和寬窄行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技術,及秸稈覆蓋條帶耕作技術的要領、主要優點和操作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今年,輝南縣按照省農業農村廳要求,計劃在全縣各鄉鎮、街道實施保護性耕作作業面積3萬畝。
今年我省還將抓緊實施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開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重點進行動力換擋拖拉機、水稻智能有序拋秧機、智能免耕播種機等7類重點機具的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補齊我省農機短板,推動農機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宇化、綠色化,促進農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引領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今年,吉林省全面啟動“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全省計劃落實糧食播種面積9000萬畝,比去年增加323萬畝,篩選發布農業主導品種105個、主推技術69項,全力抓好糧食單產提升,用足用好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等項目政策,指導16個縣的23個示范區打造高產典型樣板,確定了“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