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我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發布。數據顯示,我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穩中加快,實現總產值397.02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4個百分點。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有哪些新亮點?如何實現農業經濟開門紅?背后透露了哪些積極信號?
“今年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亮點紛呈,整體產值增長了6.6%,成績令人振奮。”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鄉村振興專家組組長袁甲業說,具體體現在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備春耕生產三大亮點上。
袁甲業介紹,畜牧業是最大亮點。受季節性影響,一季度我省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達95%左右。特別是“千萬頭肉牛”工程繼續取得突破性進展,牛飼養量快速增長,其中牛出欄量同比增長10.6%,連續9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連續5個季度增速保持在6%以上;存欄量同比增長10.9%,連續9個季度環比增加。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7.4%,羊出欄量同比增長9.9%,家禽出欄量同比增長3.4%,實現全面增長。過去畜牧業一季度像這樣大幅度增長的情況很少,這是我省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信號。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振興,我省食品產業主體是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制造業。“產業發展標志著人心在提振,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持續推進鄉村產業發展。作為第二大亮點的農產品加工業、食品產業同比增長了6.2%,說明我省萬億級產業的拉動力更強,進入了一個亮點紛呈的階段,為今后二、三、四季度的發展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氣。” 袁甲業說。
今年,我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重中之重,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和玉米單產提升工程。作為第三大亮點的備春耕生產,當前總體形勢較好。“全省春耕種肥準備和農機具檢修工作基本完成,水稻育秧播種基本結束,旱田早播作物播種陸續開始。”談起備耕采取的有效措施和主要特點,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王永煜介紹,我省及時將糧食播種面積分解落實到位,在東北三省一區率先發布提高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政策,發布農業主導品種105個、主推技術69項,9個農業生產綜合服務指導組下沉一線包保指導服務,開展糧油高產高效技術示范行動和糧食作物高產競賽活動,打造高產典型樣板,帶動單產提升。
除了三大亮點,我省還堅持把“菜籃子”穩產保供擺在突出位置,強化設施園藝專項獎補資金引導作用,有序推進棚膜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提升“菜籃子”供給保障水平。“今年春季回暖較早,溫室大棚播種提前,棚室瓜果菜長勢良好。一季度全省在田蔬菜、水果生產面積8.7萬畝,產量12萬噸,同比增長2%,產值25億元,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省農業農村廳園藝特產處處長張春祥說。
亮眼成績單背后,離不開強有力支撐。“得益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吉林大地生根開花結果和省委省政府超前提早謀劃、務實強有力抓落實,加上全省上下合力振興,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取得喜人成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袁甲業說。
農林牧漁總產值穩步增長,標志著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發展,不僅帶來了經濟加速,更穩定了物價。一季度,我省物價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源自于畜牧業快速發展和糧食生產提供的堅實基礎。”袁甲業表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穩中向好,說明我省在農業強省建設上,開始邁出實際性步伐;在農村產業發展上進入了平穩加速發展的新時期,對于未來我省鄉村振興提供了支持和信心的提振;在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上,進入了平穩發展的新階段,為我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