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龐智源 通訊員袁曉華)一直以來,東遼縣不斷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通過精準施策,服務民營企業發展,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開展“新版全流程審批系統操作培訓會”,并實地督導調研,將更多事項納入綜合受理窗口辦理,最大程度方便企業群眾辦事。目前,東遼縣政務服務事項進廳率提升至95.3%,事項進窗率提升至77%,193項進廳業務實行“首席事務代表”負責制;新版全流程系統審批系統向鄉鎮延伸21項,13個鄉鎮每月平均辦件量由去年的10倍(23件提升至230件);工程建設項目平均審批時限由3.03壓縮至1個工作日。
優化市場環境。持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8次聯合抽查工作中,未出現任務逾期情況。建立糧食流通領域經營主體新的檢查對象名錄庫19戶,進一步規范了糧食行業市場秩序,提升了糧食流通執法監督檢查體系建設的質量和效果。12315、12345熱線“雙號并行”有效銜接30余件投訴件均已及時解決。召開公平競爭審查聯席會議,建立商業秘密保護站1個,營造和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到格致汽車、正軒車架、金吉牧業等企業實地走訪,向企業宣傳《商標法》《專利法》及質押融資等相關事宜,助企紓困。
法治環境建設明顯增強。加強業務指導,推動建立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清單等制度,為今后各鄉鎮開展執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印發《2023年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繼續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強化公共法律服務,推動涉企民事訴訟案件訴調無縫對接。新增6人通過行政執法資格考試,總人數達517人,充實了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人員力量;全縣已有17家部門使用APP開展了行政檢查執法,覆蓋率達85%。
惠企暖企服務持續升溫。協助經營主體申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今年已成功申報3戶。鑫源農業已與中國農資、廣州粵天禾等國內知名肥料供應商達成合作,已收訂單4萬余噸,預計年產值1億元左右,可實現稅收100萬元以上。加強政企溝通合作,建立“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快速回應企業訴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為企業在政策、要素、審批等方面提供更加精準、優質、高效的服務,不斷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開展“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培育、“培育壯大農業產品品牌專題協商會”工作,助推企業樹立品牌意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促進營商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