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洋溢的廣場舞,剛柔相濟的太極拳,朝氣蓬勃的跳繩與輪滑……運動的火熱氣氛充滿了遼源市各大室內外健身場所,愈發豐富的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正在遼源如火如荼地開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推動群眾體育事業發展,遼源市不斷加大全民健身場館設施建設力度,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積3.62萬平方米的南部新城多功能健身中心,其中包括1座滑冰館、1座籃球館、1座標準的足球場、1座標準的輪滑場和2座燈光籃球場、2座排球場、2座網球場等。健身場館群的投入使用,為大眾健身提供了專業化的場地。
近年來,遼源市搭建了遍布全市各鄉鎮村部、街道、居民集中區的公共體育設施網絡,形成了“15分鐘健身圈”,現有健身路徑器材1615套,5公里以上健身步道10條,小型健身場館231個,體育功能公園10座,大型健身廣場10座,全市行政村(社區)建成體育小廣場361塊,設施的完善大大提高了遼源市群眾參與全民健身的便捷性。
每天清晨,遼源市多個健身廣場上都會出現練習太極拳的身影。遼源市老年體協太極拳分會主席王守德介紹,目前太極拳分會有將近50支隊伍,無論冬夏,大家堅持晨練。王守德說:“幾年來,加入我們隊伍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不僅日常堅持鍛煉,也會參加很多比賽,展示老年人的風采。”
相較于太極拳的沉靜,另一個深受老年人喜愛的運動——秧歌則更為活躍熱烈。秧歌隊伍中的常慧君表示,自己已經堅持扭秧歌30多年了,在秧歌隊中結識了很多朋友,“我們從最初的3支隊伍發展到現在的34支,多次到各地展演,我們的目標就是把身體鍛煉得棒棒的!”
老年人的健身活動多姿多彩,年輕人同樣有自己鐘愛的運動項目。十分簡便的跳繩如今就被大家跳出了新花樣。社會體育指導員崔立昕向記者介紹,自己在遼源已經推廣跳繩5年了,現在也經常指導在校學生花樣跳繩,孩子們隨著音樂一邊跳繩一邊變換隊形,兼顧運動性與趣味性。“跳繩是一項很適合大眾參與的項目,其實不僅是孩子,很多人也在晨練和晚練的時候選擇跳繩,我們現在還成立了跳繩協會,共12名跳繩教練,每天在各大廣場上進行公益指導。”
室外健身熱鬧開展,室內運動也“打得”火熱。在籃球館內,教練王禹翔正帶著十幾位小朋友做日常籃球訓練。王禹翔介紹,他曾在吉林東北虎男籃效力兩年,退役后開始從事青少年籃球培訓工作,到如今已有6年時間,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
群眾日常健身活動在得到大力推廣和普及的同時,遼源市還持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賽事活動,遼源市城市節暨半程馬拉松賽、“6·18”健走日、大眾速度滑冰賽、元宵節夜滑賽、雪地足球、職工氣排球賽等已逐漸成為品牌大眾體育賽事活動,吸引了廣大群眾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