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15時30分,輝南縣石道河鎮(zhèn)烏云密布,狂風大作。不一會兒,大雨傾盆而下,伴隨冰雹……“不好!彩霞家小孫女兒馬上放學了,我得趕緊去看看她安全到家沒有。”石道河鎮(zhèn)東興村村民侯穎一邊叨咕著,一邊冒雨往同村村民吳彩霞家跑去。
“下這么大雨,你咋又來了?快進屋!”吳彩霞連忙把侯穎讓進屋。正在炕上玩玩具的小女孩兒聽到侯奶奶的聲音,一把抱住了她。“侯奶奶,你來了!你前天給我送來的文具盒和玩具,我可喜歡了!姐姐的那份,等她周末回來我就給她。”“喜歡就好。天兒不好,我來看看你安全到家沒有。下半年就上小學了,還需要啥隨時跟奶奶說,你就負責好好學習。”
這暖心的一幕,只是石道河鎮(zhèn)12個行政村鄰里守望共建家園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石道河鎮(zhèn)始終把“近鄰”理念作為基層社會治理新思路,不斷延伸網格精細化管理觸角,有效運用“微網格”,以“鄰里和睦手牽手·相互幫助心連心”為主題,創(chuàng)新開展“近鄰攜手·相知相幫”工作法,營造“無事常聯系、有事互幫助、鄰里一家親”的濃厚氛圍,用網格小平安匯聚石道河鎮(zhèn)大平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只有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才能減少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才能創(chuàng)造和諧美麗鄉(xiāng)村生活。”據石道河鎮(zhèn)黨委書記管林林介紹,該鎮(zhèn)以網格為單位,由網格員負責在村屯把相鄰10戶左右的家庭結為1個互助組,在鎮(zhèn)區(qū)以樓棟單元為1個互助組,每個互助組設1名組長,推選有威望、有經驗、有方法的黨員、干部、退役軍人、平安志愿者等擔任互助組組長,以組為單位建立微信群,協助網格員開展工作。目前,全鎮(zhèn)共組建“近鄰攜手·相知相幫”互助組271個,建立微信群295個。
自2021年開始,侯穎就當上東興村第二互助組組長:“我們組有獨居老人,也有留守兒童。有事兒沒事兒我都去他們家轉轉,幫忙打掃衛(wèi)生、收拾屋子、種種菜……在老人心里,我就是他們的女兒;在孩子心里,我就是他們的好奶奶、好媽媽。”
走進石道河鎮(zhèn)解放村獨居老人包喜奎家中,今年72歲的包大爺提起互助組組長尹鳳全,不禁豎起大拇指:“我腿腳不好,家里就我一個人,上醫(yī)院買藥都是他幫我跑,平時這屋子也是他來幫著收拾,還給我做飯,我現在衣食無憂啊。他對我們組的空巢老人、殘疾人都特別關心,有他在,我們心里就有底。”
別看尹鳳全做起好事來當仁不讓,可是面對記者,他卻變成了“鐵憨憨”。“也沒啥,都是同村鄰居,我做的都是小事兒。”
“將組員當作親人是我們全鎮(zhèn)互助組組長的最大特點,也是他們工作的初心。”管林林驕傲地告訴記者,在石道河鎮(zhèn),互助組組長既是政策宣傳員,又是信息采集員和問題排查員,“組長平時利用微信群,及時把辦理低保、社保等與村民息息相關的政策,以及預防電信詐騙等信息發(fā)至群內,方便村民了解和掌握。同時,還負責采集組內村民基本信息,負責排查矛盾糾紛及安全隱患等。”
“通過建立互助組,提高了村子整體的村容村貌,還提高了村民鄰里間的和諧度。我希望這個網格今后能夠以點帶面越織越牢,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石道河鎮(zhèn)石道河村黨支部副書記萬美玲說道。
據石道河鎮(zhèn)政法委員姜元文介紹,該鎮(zhèn)黨委協調12名在職干警(干部)對接本鎮(zhèn)12個村屯,實行“一對一”包保,與網格員、互助組組長共同開展工作。通過收集社情民意、查找工作短板和“堵點”、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入戶進行法治宣傳等方式服務聯系群眾,最大限度調動政法單位資源優(yōu)勢,為村屯網格、互助組提供司法服務,切實解決基層實際問題。
“積小安為大安,激活基層‘平安細胞’,打通縣域‘平安脈絡’。”輝南縣委政法委書記趙國海告訴記者,“‘近鄰攜手·相知相幫’工作法,為村(居)民搭建起增進了解、聯絡感情、融洽關系的平臺,真正把服務觸角延伸到最基層和每家每戶,實現鄰里間零距離互幫互助,為建設和諧美麗鄉(xiāng)村構建了‘橫到邊、縱到底、無縫隙’的服務管理體系。”
平安攜手,幸福守望。石道河鎮(zhèn)用“微網格”撬動基層社會治理的美好畫面,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