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小馬不知道第多少次寫《人世間》了。
從2021年末接觸片方宣發預熱,到對導演、編劇、主演等主創團隊線上專訪,再到2022年春節劇集播出期間的全方位伴隨式報道,再到大力宣傳借力“《人世間》效應”帶給拍攝地吉林文旅的積極深刻影響,再到《人世間》“大爆”屢獲各大獎項的祝賀報道,時至今日,喜聞《人世間》又以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李路)、最佳編劇改編(王海鸰、王大鷗)、最佳男主角(雷佳音)、最佳男配角(丁勇岱)五項大獎的成績成為“白玉蘭大贏家”,作為一名小小的吉林記者,小馬深感能夠參與到報道《人世間》的過程中,是何其幸運又榮幸。
一年半的時間里,《人世間》的“后勁”大到令人時常迷惑,是不是這部劇始終在線從未結局:各級電視臺多輪播出,視頻網站的播放量仍在增加,依然有很多觀眾朋友在討論、在觀看,一直在被劇里的點點滴滴和情節所感化所影響,還有許多觀眾變成了游客,在拍攝地吉林各處尋跡片中場景,體味劇中人生……就算片中的諸多細節已然模糊,但每每提及人物和相關劇情,仍會第一時間有感動和溫暖涌上心間,仿佛那是一本永不過期的電子情感紀念冊,隨時打開,即刻動容。
小馬覺得,《人世間》如此深得人心,跨越幾個年齡層觀眾亦能產生情感共鳴,與其以歷史感、溫暖感、藝術感還原年代特色,為我們帶來廣大群眾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展現出“韌”的態度和“善”的人性密不可分,它的誕生和受到喜愛、認可和歡迎,更是中國普通老百姓始終保持著的樂觀積極、堅韌向上的溫暖特性的寫照。
這份特性在《人世間》的主創團隊里也表現得格外突出,在“白玉蘭”的頒獎舞臺上,《人世間》的幾位獲獎者無不表示,是始終如一的熱愛、努力與敬畏才能走上領獎臺來。
“這個劇是我從業以來耗時最長的一個項目。”著名作家、編劇王海鸰一直都記得當劇組通知說編劇可以停止工作了,那一瞬間感受到的不是如釋重負,而是悵然若失。人們常會忽視編劇在改編過程中的作用,王海鸰希望《人世間》得到的獎項能勉勵更多編劇用心創作,“劇本是影視劇的基石,而最終呈現的是基石之上的建筑。”《文匯報》曾評論《人世間》的劇本改編稱,“一劇之本”可謂居功至偉,影視劇本回歸文學的“家”,代表了繼網絡文學后嚴肅文學日益受到青睞的行業新風,這亦被視作行業從流量經濟向品質追求轉型的重要標識。
前段時間剛在吉林回訪的李路導演則表示自己即將“歸零”:“獎項是給藝術工作者再出發的一個發動機,實際上我們在今后的工作當中能夠再做好作品,我們下面所有謀劃的事也會在土地里、群眾中吸取更多的營養,更多的養分。一切歸零,重新開始,讓白玉蘭在我的創作程度上重新綻放。”
繼榮獲金鷹獎最佳男主角后,雷佳音再次憑借《人世間》獲得第28屆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要知道,這位如今兩大重磅電視獎項加身的實力派,還曾經在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上憑借電影《黃金大劫案》捧起了其人生中第一座電影獎項的最佳男演員獎杯。憨厚、質樸是大家對周秉昆的印象,這個周家的“老兒子”是一個普通到再也不能普通的平凡人,是親友鄰里眼中不靈光的老實人,但這個老實人,也有大家看不到的執著和勇氣。雷佳音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其實我一直在想,我們演員能演那些好的角色,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那么好,想通過角色的光芒跟觀眾共情,能遇到周秉昆真的很榮幸。”
在周家一家人的故事里,“老父親”周志剛這位普通工人,普通家庭的父親,讓不少觀眾記憶深刻。其扮演者丁勇岱其實也是吉林觀眾的老朋友,2017年他曾在電視劇版《黃大年》中飾演過黃大年教授。此次獲獎,感謝了所有“家人”的丁勇岱表示,自己又要重新出發了,他用那首深入人心的片尾曲告白,“草木會發芽,孩子會長大,我會繼續努力!”
每一段真摯感言都是中國電視劇創作新成就的生動注腳。
有人說,本屆白玉蘭“讓實力派演員迎來了春天”,入圍和獲獎演員們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圈,為觀眾們帶去更好的角色。電視劇從業者們紛紛表示,感謝觀眾們的嚴格要求,讓從業者做出更好的作品,讓國產電視劇佳作不斷,走出國門,傳播海外。小馬想,這其中當屬《人世間》最為突出。
白玉蘭綻放,《人世間》值得!再次祝賀這部誕生于白山松水黑土間的精品佳作和所有為之付出的全體演職人員!歡迎大家再來吉林,再創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