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四平戰役紀念館“為新中國而戰”史實陳列開館儀式舉行。活動由四平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市委黨史研究室承辦。這是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務實舉措,是促進文旅資源轉化利用、助推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有益嘗試,對大力弘揚“四戰四平”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加快推進經濟文化強市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平戰役紀念館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吉林省黨史教育基地。
為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地將歷史場景呈現給觀眾,四平市投資1400余萬元,對戰役紀念館實施升級改造。新館建設過程中,在陳列大綱的內容與形式設計、展陳制作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反復審核、詳細研究、大膽創新。將形式設計委托給經驗豐富的魯迅美術學院頂尖團隊;在內容設計方面,邀請博物館界的資深專家、教授開展科學細致的把關論證。
重組展廳布局、充實館藏文物、優化硬件設施,升級改造后的四平戰役紀念館,突出了“為新中國而戰”的主題,共設有6個展廳和1個半景畫館,展廳面積達2400平方米。館內現藏有文物11456件,其中有價值的革命文物近千件,新增電動沙盤、延安窯洞、天橋場景等10處展覽項目。展覽以四平戰役的歷史背景和歷史全貌為主要內容,綜合運用多媒體融合技術手段,通過聲光電、裸眼3D等新技術,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般的參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