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日子,咱伊勒門村第三屆全民運動會開幕啦!運動場上,咱要賽出歡樂、賽出友誼、賽出咱伊勒門村民的新風貌?!奔质杏兰h金家鄉伊勒門村是特色滿族村,也是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7月下旬,記者來到伊勒門村蹲點采訪,正趕上村里舉辦全民運動會,這場集農味、趣味和滿族特色于一體的村運會,展現著新時代農村的新面貌……
上午9點剛過,運動會在滿族秧歌“打花棒”中喜慶開場。在一陣歡快的鑼鼓聲中,主持人格格用漢語和滿語切換自如地介紹著:“本場運動會分為農耕文化、滿族風情、工匠精神、民族團結四個篇章,下面走來的是農耕文化代表隊……”在《軍民大生產》的歌聲中,村民代表拿著各種農具演示著從春耕到秋收的各個環節。此時舉辦運動會的村廣場上,早已圍滿了從各社趕來的村民,大家戴著草帽、搖著蒲扇,有說有笑,熱鬧非凡。
“楊青春好樣的!7社加油!”“10社加把勁!”“老何,你穩著點!”隨著哨聲吹響,扁擔挑水項目正式開賽,現場頓時沸騰起來,加油聲吶喊聲一浪高過一浪。扁擔挑水要求兩個水桶盛滿水,選手用扁擔將水桶挑到對面指定位置,挑水過程中桶不能落地、水不能灑出。來自9個社近20名選手參賽,場上選手來來回回挑水,場下觀眾吶喊助威,現場氣氛十分活躍。一場比賽下來,楊青春早已大汗淋漓,捧著得來不易的獎品,臉上洋溢著喜悅,“以前農村沒有自來水,咱村民要吃水都是自己去挑。如今,村里和城里一樣,家家戶戶都有了自來水,用扁擔挑水也成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在面粉接力的賽場上,選手們傳得賣力、接得專心,村民們看得津津有味。排列整齊的隊員們用嘴叼著撲克牌,由第一名隊員將面粉傳遞到最后一名隊員的撲克牌上,速度又快、面粉又多的隊伍獲勝。經過一番激烈角逐,7社獲得第一,很多隊員嘴邊沾了一圈兒面粉,即使所在隊伍沒有取得名次,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被彼此滑稽的模樣逗得開懷大笑。
“隨后還有百米提瓶、摸石過河、海底撈月、投壺、拔河等多個比賽項目……”一邊觀看比賽,伊勒門村黨支部書記沙志勇一邊向記者細細講解。在沙書記的講述中,記者得知,為了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展現農村精神風貌,以鄉風文明促鄉村振興,村班子忙活了近半個月的時間籌備了這場村運會。設置的20余個比賽項目,將傳統與創新融合,從村民的鄉愁記憶、風俗文化、文明實踐中提煉關鍵主題,讓村民們在一個個農味十足、妙趣橫生的運動項目中,體驗著合作的快樂,感受著生活的美好。
賽場上,大家你追我趕、奮力拼搏,盡情享受著比賽帶來的快樂;觀眾席上,歡笑聲、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全場。近兩天的村運會在全民馬拉松中落下帷幕,村民們三三兩兩地結伴而歸,和諧美好的氛圍溢滿了美麗如畫的伊勒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