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肉羊飼養量持續保持全省第一;生豬出欄量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肉牛存欄量、出欄量、養殖量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上半年,白城市畜牧業連奪全省3個第一。
年初以來,白城市搶抓全省“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重大機遇,全力推進畜牧業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上半年,白城市奶牛、肉羊飼養量分別發展到4萬頭、494.6萬只;生豬出欄量98.6萬頭,肉牛存欄量61.2萬頭、出欄量11.1萬頭、養殖量72.3萬頭,禽發展到1841.1萬只,全市畜牧業完成產值47億元,同比增長13.2%,畜牧業經濟穩固向好、穩步提升。
走進鎮賚縣和合牧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排排標準化的養殖棚整齊排列,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津津有味地吃著飼料。“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們創辦了養牛場,收入逐年增加,輻射帶動周邊村民一起養牛致富。目前,我們又建設了肉牛屠宰加工項目,計劃年底竣工。”公司經理張會臣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產業發展壯大的希望。
一直以來,白城市狠抓肉牛產業發展,突出“良種化”繁育、“規模化”養殖、“精深化”加工、“品牌化”打造,以工業化思維和項目化舉措,做強做大肉牛產業。截至6月末,在建肉牛重點項目15個,累計完成投資19.718億元。
大力支持德信公司做大做強優質種源,目前育種場擴建項目已建成3棟牛舍,今年計劃再建設8棟。凍精產能穩定在500萬劑左右,累計完成入統繁育改良站(點)296個。
積極推進鎮賚縣(和合)農牧業產業孵化園加工一期項目2萬頭肉牛屠宰加工、通榆縣(吉運)吉牛食品20萬頭肉牛屠宰加工項目建設,提高肉牛產業附加值。鎮賚縣和合牧業已推出“和合牛”系列商標11個,洮南市中農吉牧已注冊“吉小牧”品牌商標。
上半年,全市肉牛養殖萬頭鄉鎮已發展到11個,千頭專業村發展到93個;全市建成萬頭規模以上養殖基地2個,占全省50%;建成千頭規模以上養殖場10個,百頭規模養殖場發展286個。
同時,白城市不斷強化現代畜牧產業加速集群集聚,在乳品產業、生豬產業、禽類產業、肉羊產業上取得顯著成效。推進秸稈和糞污“兩廢”資源利用,秸稈飼料化利用和糞污資源化利用方式變革加快推進,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農牧循環發展更可持續。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6%以上,156家畜禽規模養殖場和62家大型規模養殖企業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均為100%。大安、洮南、通榆整縣推進項目穩步實施,為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新格局奠定了基礎。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持續保持穩定,截至6月末,全市實免畜禽1930.8826萬頭(只/羽)次,免疫密度達到全覆蓋。畜產品安全保障持續增強,全市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327批次,合格率保持在100%。科技推廣不斷深入,圍繞吉林省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及全市畜牧業發展的產業需求,開展全市畜牧業基層農技推廣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培訓。
“畜”勢待發謀發展,又踏層峰望眼開,白城市畜牧業正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