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飛鳥翩翩、水動魚歡……秋日的陽光照在查干湖上,讓這顆草原上的“明珠”越發耀眼。
“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守護好查干湖這塊‘金字招牌’”“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這條路要扎實走下去”……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查干湖,殷殷囑托言猶在耳。
做生態保護和發展的先行者、示范者、引領者,千鈞囑托奏響了查干湖生態發展的動人旋律。
近年來,松原市圍繞查干湖周邊重點開展生態治理,先后謀劃實施生態修復治理類項目76個,總投資73.38億元,累計還林、還濕、還草7.97萬畝,整庫區水質由V類提升并穩定到Ⅳ類,珍稀鳥類由239種增加到276種。“做好生態保護的‘加法’、節能降耗的‘減法’、旅游發展的‘乘法’和污染防治的‘除法’,通過上控源、下截污、外引水、內修復等措施,持續修復生態、提升水質。”松原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金凡介紹說。
為了保護查干湖,我省制定實施了《查干湖治理保護規劃》,建設了馬營泡面源污染攔截整治工程、大安灌區退水治理應急工程、查干湖污水處理工程等重大治污和生態工程,啟動實施查干湖水生態修復與治理試點工程,分類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岸線治理和管理保護等措施。如今,查干湖水質已由“十三五”初期的V類穩定提升至Ⅳ類,生態條件大為改善。
“這是第一次來查干湖,以前在視頻上看過查干湖冬捕,沒想到初秋的查干湖也別有一番風景。”來自浙江溫州的黃煒棟是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期待已久的查干湖,“這是我們吉林之旅的第一站,希望吉林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一湖碧水,一座“金山”。
在加強生態保護的同時,我省積極探索“金山銀山”轉化路徑,通過創建工作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引領地方在生態環境保護、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綠色轉型發展等方面探索有益經驗。2018年,前郭縣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稱號。截至目前,我省已有5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9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27個省級生態縣。
“我們要將這厚重的‘家底’守護好、發展好,使之更好地造福吉林人民,為全面振興和永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蔡寶峰說,“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著力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全面進入了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