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農業機械化作業場景。 李坤 航拍
第二屆“品四平玉米 享人間臻味”餐飲烘焙大賽玉米美食展示。 王祝偉 攝
梨樹縣農技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中)和科研人員在探討黑土地土壤成分與保護。 趙晶 攝
四平市優質玉米系列產品展示。 李坤 攝
“四平甄選”新電商直播嗨購節現場。 李坤 攝
金秋十月,農民喜獲玉米大豐收。李坤 攝
四平市鮮谷食品有限公司鮮食玉米生產車間。孫立波 攝
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在晾曬玉米。趙晶 航拍
金秋時節,四平大地俯瞰如畫。廣袤的黑土地,集匯一春一夏的蓬勃之力,托舉出遍地的耀眼金黃。根據當地有關部門測算,今年四平市糧食總產量有望達到96億斤,實現“二十連豐”。
近年來,四平市牢記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保護黑土地重大政治責任,緊緊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一主線,聚焦解決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問題,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堅持治理、保護、利用一體發力,其經驗做法在第八次國務院大督查中獲得通報表揚,為黑土地保護提供了“四平方案”。
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在全市不斷完善,得到越來越多農民的認可,推廣面積快速增加,在促進黑土地農業可持續發展上顯示了巨大的潛力。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實踐,“梨樹模式”從2007年200多畝的“秸稈全覆蓋”試驗田起步,2022年推廣面積達到了570萬畝,占全市玉米耕作面積的80%以上;2023年推廣面積突破580萬畝,實現了適宜區域全覆蓋,黑土層變薄、變瘦、變硬趨勢實現逆轉。同時,該市還在東北地區建立“梨樹模式”試驗示范基地110個,輻射帶動保護性耕作面積8000萬畝以上。
同時,憑借“耕地中的大熊貓”的資源稟賦,持續發揮“中國優質玉米之都”區位優勢和發展潛能,縱深實施“玉米主食化”發展戰略,探索“四平玉米”品牌戰略發展新模式,打造全國玉米產業主食化戰略領導者行業標桿,走出了一條獨具四平特色的玉米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之路。
當前,四平市正在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重點,不斷強化黑土地保護工作力度,加快向百億斤糧食奮斗目標邁進,努力為我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和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