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陽智能吉林長嶺風電裝備產業基地生產車間。
金秋時節,驅車行駛在長嶺雙龍風電場周圍,一臺臺發電機葉片隨風轉動,與藍天、白云、綠地相映生輝,繪就出一幅美麗的綠色發展畫卷。
長嶺縣在發展新能源產業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全縣9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在7米/秒以上,風功率密度達到365瓦/平方米,年有效小時數3300小時以上;太陽能年總輻射值為1466千瓦時/平方米,年有效利用時長1400小時左右,是全國少有的二類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長嶺縣依托風光、生物質等資源優勢,搶抓“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和“陸上風光三峽”建設機遇,堅持“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建設千萬千瓦新能源產業基地,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賦予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目前,長嶺縣新能源總容量880.62萬千瓦,占松原市的23.2%。其中:風電782.32萬千瓦,光伏92.3萬千瓦,生物質和垃圾發電6萬千瓦。
在明陽智能吉林長嶺風電裝備產業基地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在先進設備的輔助下,工人有序地將零件組裝到一起。據吉林明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艾巖介紹,該項目按照目前陸上風機5.0及以上機型年產350臺產能建設,可實現主機制造裝配、工程備件管理及運營服務等多業務能力全覆蓋。
在國能長嶺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各類農作物秸稈等農林廢棄物在這里變廢為寶,成了生產原料。據了解,該公司年可處理農林廢棄物30余萬噸,有效發電時間在8000小時左右,年發電約2.4億度,日發電量約70萬度。企業通過收購、加工、運輸玉米秸稈,讓秸稈變廢為寶,帶動了長嶺縣收購、加工、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增加了農民收入,有效促進了長嶺縣經濟發展。目前,該公司年支付燃料款近1億元。2022年實現售電收入14783萬元,納稅額580萬元。
好風憑借力,直上青云霄。資源利用最大化,才能更好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長嶺縣已建成風電場6處、光伏電站4處、生物質和垃圾發電場各1處。新能源資源開發量已經發展到270.62萬千瓦,資源開發率達到30.7%。2022年,全縣新能源年產值實現4.9億元、繳稅0.95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的0.6%、財稅貢獻率為20%,是長嶺縣的第一投資大戶和繳稅大戶。
“我們將積極搶抓國家新能源發展各項政策機遇,‘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全力建設千萬千瓦新能源產業基地,力爭五年內產值達到百億級,為長嶺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蓄更多動能。”長嶺縣有關負責同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