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初洋 記者王學雷)近日,松原市各級公安機關組織開展了“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按“五必問”要求做好社情民意收集和“一標三實”基礎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常態化走訪群眾制度,定期開展“九小場所”消防安全培訓,以“鄰里”姿態深入群眾、融入群眾,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年初以來,在持續鞏固派出所人員“三進”、社區警務室(站)建設應用、社區民警業務培訓、交所警力融合協作等“警地融合”舉措的基礎上,松原公安機關積極貫徹落實全省“警民融合”百日共建實踐活動的部署精神,將“警民融合”工作新機制“融”入日常、“融”入行動,做群眾家門口的“好鄰居”“治安員”“服務站”“巧幫手”。
在松原市寧江區富江苑廣場一角的“警民服務站”,可以辦理包括查詢打印本人或家人戶籍信息、提供公安業務咨詢、聯系預約辦理各項業務、代領取戶籍身份證件、協助群眾查詢犯罪記錄證明、開具親屬關系證明等6項便民服務項目。自啟動以來,服務站共為群眾提供咨詢70余次,打印戶籍證明60余份,發放各類宣傳品9000余份,為群眾做好事近20件,提高了見警率、管事率,成了群眾身邊的“暖心驛站”。
在推進警民融合中,松原市公安機關全面推行社會面協同管控新機制,按照“龍頭指揮、單元作戰、所隊融合、資源支撐”的工作思路推動全警聯動,科學劃定核心區域、重點區域,有效實現“1分鐘、3分鐘、5分鐘”快速反應。高標準建設街面警務站,把警務站打造成24小時的“屯兵點”“橋頭堡”“便民站”。
在寧江公安一分局前進派出所,有一支由20余名美團騎手組成的“小飛俠”巡邏隊。隊員們接受了崗前培訓,在騎行送餐的過程中動態協助社區民警完成巡邏走訪、體察民情等工作,拓展了“警民融合”工作的覆蓋面。巡邏隊成立以來共排查矛盾糾紛近20起、提供各類信息線索10余條,為群防群治工作貢獻了力量。
守護社會治安是公安隊伍的主業主責,參與“警民融合”工作的“一村(格)一警一連”、社區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積極助力公安隊伍及時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和治安風險隱患,有效地擴展了基層治理工作的廣度、深度,形成了全民互動、共助平安的良好景象。
“我錯了,以后我不會這樣了,請你們放心!”近日,扶余市公安局聯盟派出所轄區居民張某因為長期酗酒和妻子發生矛盾,聯盟社區網格警在走訪中了解事情后向社區民警做了匯報,社區警務室立即聯合社區婦聯、網格員進行調解,最終張某認識到錯誤,保證再不酗酒,得到了妻子的原諒。截至目前,聯盟派出所社區警務室共接到群眾求助10余起,并逐一解決。
在“警民融合”工作中,全市各級公安機關積極聯合其他部門和社會力量,多方聯手,找準重點,化解矛盾糾紛,消除風險隱患。
“警民融合”工作是群眾家門口的新機制、新警務,它讓群眾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公安隊伍為民服務的決心和氣力,真正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