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開幕式現場。
四平市書法家協會走進社區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
四平市音樂家協會專場演出。
梨樹劇團二人轉經典傳統劇目《豬八戒拱地》。
文藝志愿者深入福壽康朝陽頤養中心開展“愛在英城 志愿同行”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展現時代風貌,奏響前進號角。四平市文化藝術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凝心聚力、守正創新,把握“時代方位”、立足“人民立場”、牢記“情懷擔當”、打造“精品舞臺”,全方位全景式展示四平文藝新氣象、譜寫英城文藝新篇章。
植根黑土地打造文藝精品——
“九月鮮花”展演周激情飛揚
四平市文聯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工作全過程,狠抓精品創作、銳意改革創新、做優志愿服務、壯大文藝隊伍,靠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作品說話,帶領和組織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心用力講好黑土地上的四平故事,用高尚的情操、充沛的情感、生動的筆觸創作出一大批文質兼美、深入人心的精品力作。
7月27日,由四平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承辦的“嗨動英城 悅享生活”第十八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開幕。精選出來的26家優秀單位(團體),一共舉行了8場演出,包括音樂家協會專場、舞蹈家協會專場、九月鮮花藝術團企業文聯專場、第五屆古箏文化藝術節專場等。共演出文藝節目105個,涵蓋歌曲、舞蹈、器樂、戲曲、二人轉、詩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參演水平高、社會影響好,成為四平文藝的亮眼品牌。
歌曲《美麗家園》《春天的芭蕾》,展示出美麗四平、幸福家園的美好畫卷;戲曲聯唱《紅梅贊》唱出了紅梅不懼嚴寒的高貴品格,演繹了一片丹心向陽開的美好期盼;古典舞《初綻》《國粹》舞姿輕盈優美,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視覺大餐;二人轉《豬八戒拱地》充分彰顯地域文化特色,成為中國二人轉之鄉的精彩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佳作。演出在歌舞《領航》中圓滿落下帷幕。
文藝作品展覽自8月8日至8月23日,展期半個月。在四平市博物館和市美術館,共設置美術作品、書法作品、文學作品、攝影作品、民間文藝作品5大藝術門類展區,共展出全市文藝界最高創作水平的文學、美術、書法、攝影、民間文藝作品350余幅(件)。其中,于國華、張偉、張牧宇、孫學軍、辛艷梅、柴元元、崔鵬的文學戲劇作品獲得省級以上獎項;《一碗參湯》獲吉林省第十屆二人轉藝術節劇目獎;金廣山的《春潮涌動 候鳥北歸》《萬鳥翔集》等攝影作品多次登上新華網、學習強國專欄,李坤的攝影作品《辣椒紅了農民樂了》參加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這些文藝精品,從不同視角禮贊新時代、展現真善美,吹響了文藝引領社會風尚的時代號角。展覽現場,還有部分藝術家表演技藝、講解作品,吸引近千名文藝愛好者前來觀展。
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自2005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八屆,成為國家知名活動、省優秀品牌。通過歷屆“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四平市文聯文藝工作不斷接受廣大市民的檢閱,通過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文藝作品,持續激發廣大市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熾熱情感,凝聚團結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力量。
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我們的中國夢”進萬家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四平市文聯積極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文化館,開展文藝惠民活動,推動優質文藝資源下沉。舉辦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主題活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溫暖民心、提振信心、激勵人心。
1月10日至1月13日,市文聯組織市書法家協會舉辦文化進萬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分別走進梨樹縣梨樹鎮中安堡村、劉家館子鎮王河村等地,開展贈春聯、送新春活動,為基層群眾現場撰寫春聯2000余副、福字2000余個,送去米面油百余份。
1月14日,市文聯組織市楹聯家協會書法家走進華宇仁興商廈,開展“文化進萬家”文化傳遞祝愿送祝福活動。知名書法家們筆墨暈染、揮毫繪就,一副副飄滿墨香的春聯、一個個遒勁有力的“福”字,吸引了大批市民觀賞,3個小時共書寫春聯500余副。市民們迎“福”回家,紛紛表示“這活動太有年味了。”
1月14日,市文聯組織市攝影家協會來到伊通縣二道鎮石場村廟駝腰子屯文化小廣場,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當天正趕上村民們自發舉辦第七屆“村晚”,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歌舞、小品、相聲、快板、三句半、二人轉等節目,讓冬日的村莊一片歡騰。攝影家們趕緊拍下精彩畫面,并為村民拍攝個人肖像照、集體照、生活照,忙得不亦樂乎,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1月17日,市文聯組織市書法家協會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走進鐵東區金水社區和鐵西區北河社區,現場書寫春聯、福字饋贈。居民王女士細心地把對聯和福字攏好說:“手寫的春聯更有溫度,連墨水都透著暖意。”
2月5日,由市文聯主辦的“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歡歌笑語迎元宵聯歡會在城東鄉舉行。整臺演出匯聚了歌曲、二人轉、器樂演奏等多個文藝節目,精彩紛呈,引得觀眾拍手叫好,連連稱贊。
4月和5月,四平市文聯組織20余名優秀文藝志愿服務者,走進各縣區的鄉村小學,先后5次開展“圓夢工程”文藝培訓志愿服務行動,開設文學、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民間文藝等共12堂文藝培訓課。授課老師面對面、手把手傳授文學、舞蹈、音樂、剪紙、書法等知識,提升了鄉村師生的文藝素養。
6月28日,由四平市文聯主辦的2023年“黨建引領 共建共享”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文藝匯演,在鐵東區金水社區星源圣府小區舉辦。伴隨著歡快的歌曲《共同富裕》,整場演出拉開了帷幕。歌曲《把一切獻給黨》表達了對黨的熱愛和敬仰;歌曲《中國聲音最美最亮》、舞蹈《東方紅》、嗩吶獨奏《黑土地》、詩朗誦《黨的贊歌》,彰顯了在黨的帶領下祖國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演出在大合唱《歌唱祖國》中落幕,余音繚繞。
讓“藝術之花”在基層綻放——
“同心工程”主題活動凝聚力量
2023年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年。四平市文聯黨組按照市委宣傳部、市文明委在全市創新開展豐富多彩“同心工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部署,通過百姓“點單”、文藝志愿者“送單”的方式,走進鄉村小學、社區、村屯,以文化人、以文惠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同心工程”在基層開花結果。截至目前,共開展同心扶殘、同心暖陽、同心易俗、同心鑄魂、同心護愛、同心助學等主題活動20余次。
3月3日,市文聯組織文藝志愿者走進福壽康朝陽頤養中心,開展“愛在英城 志愿同行”學雷鋒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為老人們送去精彩的文藝演出和慰問品,陪老人聊家常,叮囑他們早晚溫差大要適時添加衣服、保重身體,與老人們一起傳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等紅色歌曲。老人們激動地說:“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這都要感謝黨和政府,還有像你們一樣的雷鋒傳人。”
3月10日,市文聯組織文藝志愿者走進金水社區,開展“愛在英城·志愿同行”扶老助幼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先后看望了孤寡老人和困難兒童,為孤兒購買書包等文具用品,并送上助學金。
3月24日,市文聯聯合市縣兩級文聯,組織書法家和舞蹈家“小分隊”走進十家堡中心小學校,開展“同心護愛”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武亞和、秘書長徐雙全和梨樹縣書法家,現場書寫示范,為師生們介紹筆法、寫字姿勢等要點,培養學生的書法興趣;市舞蹈家協會秘書長吳曉萍、理事王鶴,開展舞蹈專業培訓,講解了民族舞的舞蹈特點,現場演示民族舞的動作要領,將理論知識、動作技巧傳授給師生。
4月7日,市文聯聯合市縣兩級文聯,組織作家協會、音樂家協會、舞蹈家協會、書法家協會志愿者“小分隊”,走進伊通滿族自治縣靠山鎮中心小學校,開展古典詩詞鑒賞和創作課、音樂合唱培訓、舞蹈專業培訓、書法專業培訓4項活動,讓學生們感受詩詞、歌舞藝術的魅力。
5月12日,市文聯組織舞蹈家、音樂家協會和雙遼市文聯,走進雙遼市第二小學,為同學們進行了音樂獨唱、舞蹈專業培訓,一對一現場演示,傳授唱歌的技巧,指導舞蹈的基本手型和手位,婀娜的舞姿伴隨著陣陣笑聲。
在春節、端午、黨的生日等重要節點,市文聯都組織文藝志愿者,到困難群眾、獨居老人、困境兒童、老黨員家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對老弱病殘等重點人群建立一對一幫扶措施,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做到幫扶有重點、回應有實效。
挖掘資源力推原創作品——
做優做精四平文藝品牌
四平市文聯堅持強化基層文聯和協會建設,以人才引領文藝繁榮,培養更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聯文藝工作者,著力打造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梯次銜接的文藝人才隊伍,力推原創歌曲、舞蹈、歌謠、楹聯等作品,培育文學藝術品牌,搭建文化陣地平臺,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匯集文藝力量,持續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
培育文藝人才,壯大文藝隊伍。市文聯制定下發《四平市文聯所屬文藝家協會年度綜合考核辦法》,指導各協會面向基層發展會員。加強基層文聯和協會服務管理,推進我省文學藝術自由職業者職稱評審工作,為新文藝群體“身份賦能”。2022年以來,共申報18人,通過11人。加強人才培養與作品推薦,攝影家協會作品《攝影人在行動》《秀美河湖美麗四平》入選中央網信辦最終評選;推薦美協會員錢洪滿農民畫館、音協會員谷常麗古韻箏樂實踐基地,參選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推薦申報音協會員米壽山評選四平好人、吉林好人,激勵全市文藝家為家鄉創作和奉獻。
3月,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組織策劃和實施的南湖公園楹聯升級改造工程啟動,面向全國公開征集楹聯。結合四平市歷史、文化、人文等背景,從建筑功能、景觀意境、游園感受等要素汲取靈感,最終選定來自13省(市)25位名家創作的30副楹聯和來自9省(市)的25位書法家書寫的18塊橫匾。經全國書法名家進行二次創作后,精選優質木材,由名家對匾額和楹聯進行精雕細刻,與南湖公園整體風貌相得益彰。如今,古樸溫潤的楹匾成為南湖公園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4月,由中國曲協主辦的第18屆馬街書會隆重舉行,吉林省梨樹縣地方戲曲劇團有限責任公司創作的拉場戲《家和萬事興》,入選第十八屆馬街書會優秀曲藝節目網絡展播。6月3日、4日晚,梨樹劇團在桃李梅大劇院上演兩場《梨花飄香黑土情》二人轉專場演出,展現了梨樹二人轉的經典傳統劇目和優秀作品、時代新作。6月中旬,第十屆吉林省二人轉·戲劇小品藝術節評獎結果揭曉,梨樹劇團喜獲多項榮譽,其中,演員劉凱榮獲吉林省舞臺藝術“桃李梅”二人轉·戲劇小品四大名旦稱號,演員趙龍榮獲吉林省舞臺藝術“桃李梅”二人轉·戲劇小品四大名丑稱號,二人轉《老趙家的婚事》《鎏金鎖》榮獲吉林省舞臺藝術“桃李梅”二人轉·戲劇小品劇目獎,演員孫雅欣榮獲吉林省舞臺藝術“桃李梅”二人轉·戲劇小品表演獎,演員彭麗、李廣俊、陳宇含、劉將軍榮獲特別獎。6月10日,梨樹劇團受邀參加2023全國非遺曲藝周,演員彭麗、李廣俊表演的二人轉《夫妻串門》作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參演。8月16日至20日,由中國曲協、吉林省文聯主辦的第四屆東北地區優秀曲藝節目展演暨首屆“梨樹杯”全國二人轉優秀節目展演在梨樹舉行。
9月,為留住“剎那”中的藝術“永恒”,用光影留住歲月,市文聯從全國11個省區攝影家投稿的7000余幅作品中,精選出114幅優秀攝影作品,編輯出版“壯美英雄城 奮進新時代”魅力四平全國攝影展作品集,從風土人情、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社會發展等多角度詮釋四平的繁榮進步,將英雄城的知名度、美譽度提升到了新高度。
立足新起點,啟航新征程。全市文聯文藝工作者肩負繁榮創作、服務人民的使命任務,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緊扣時代脈搏,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在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中再鑄四平文藝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