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繪就“民情地圖”,精準把握“民意脈搏”。
近年來,遼源市心系民生保障,在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在辦好民生“關鍵小事”上下功夫,針對百姓需求快速反應,第一時間解決。同時,通過舉一反三,將“一件事”上升為“一類事”,讓民生溫度不斷提升,讓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
鏡頭一:省小錢、暖民心,惠民實事辦到心坎上
冬去春來,進入遼源市各大醫院的門診樓里總能看到排隊就醫的畫面。在遼源市中心醫院門診大樓前,LED屏幕上正在對“三日內復診免收掛號費政策”進行宣傳。
在門診部主任王學松的診室里,患者于東可正拿著檢查報告等待醫生的分析與診斷。
作為一個三日內復診的患者,于東可享受到了免掛號費的政策,“我是前天來掛號看病,但是因為有事,沒看完病就先回家了。今天再來居然不用再掛號了。這個政策挺好,既給我們提供了便利,也免除了掛號費,省時省力還省心。”
按照“2023年遼源市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實施方案”中的要求,遼源市中心醫院于2023年10月9日落實“三日內復診免收掛號費政策”,在通知中明確了就診患者初診時未在當日完成全部診療,患者攜帶檢查檢驗結果需再診時,可攜帶首診掛號或繳費憑證到同一診室就診。三日內在同一科室、同一病情就診不再二次掛號,正常排隊就診即可。
精準靶向施策,惠民利民更有抓手。到2023年11月末,遼源市15家公立醫院全部執行“三日內復診免收掛號費政策”,受益患者達1988人次,減免掛號費診查費1.7萬余元。
鏡頭二:改舊房、翻新房,群眾住得暖心又安心
每年冬天,居住在遼源市龍山區銀河花園小區里的居民出門總會提心吊膽。小區里高低起伏的地面在冬雪過后格外的滑。但就在去年冬天,居民再也不用擔憂出行路滑的問題。往年冬天“溜滑”的小坡兩側都有了臺階步道,出行無憂讓小區居民看在眼里,暖在心上。2023年以來,遼源市老舊小區改造的步伐不斷加快。針對老舊小區排污管線堵塞問題,在全市開展老舊小區污水堵塞、消除坡路安全隱患、屋面漏水三項排查行動,共解決108個小區248個類似問題。
銀河花園小區的外墻保溫、外墻涂料、屋面防水、小區道路硬化、綠化、路燈、安裝座椅等工程已經全部完成。北壽街道黨工委書記王玉國告訴記者:“我們通過征求百姓意見,與舊改辦溝通調整圖紙,為百姓增加公共活動空間約5000平方米,利用空地新建廣場2處,擴建廣場2處。增加16處緩臺,讓居民冬季出行不再擔心坡多路滑的問題。”
問民所需,讓百姓的幸福感有了“著陸點”。這樣改出來的家園,引得居民們交口稱贊。
66歲的謝月英喜歡到新修的廣場上活動,“環境變化太大了,廣場建好了,居民們散步、遛彎、聊天也有場所了,原來雜草叢生,現在笑聲陣陣,關鍵是我們的訴求被滿足了,別提有多高興了。”
老黨員齊幫福也是頗有感觸:“原來路面走路硌腳,現在這‘溜平’的大道通往每一個單元。做完外墻保溫和防水,夏天不滲水,冬天屋里暖。這小區我住了10年,這兩年的變化真是暖到心坎里,大家都說好,太幸福了!”
鏡頭三:停車不難、出行暢通,關鍵小事贏民心
在剛剛過去的雪季,坐落在遼源市區西北角的滑雪場、冰雪樂園人氣持續走高。每到夜幕臨近,各地的車輛紛至沓來,市民、游客都想近距離感受這場冰雪盛宴。
從夏季的悅動遼源歡樂薈爆火,到冬季冰雪樂園的人氣激增,景點附近的停車問題得到了交警部門的高度重視。
遼源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科科長陳海鷹介紹說,為了支持文旅項目和城市夜經濟的發展,在2023年,他們圍繞商圈、景點、學校施劃了1.6萬余個停車位,其中,臨時停車位5000個。新增臨時停車場12處,有效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
除此之外,增設停車位也緩解了各大早市的交通壓力。停車方便,前來購物的市民也沒有了后顧之憂。市民辛玉霞和丈夫一早便驅車趕到六條早市,“我們是看到早市附近多了很多停車位,才敢開車過來。”
作為攤主,他們的感受更加明顯,“現在來的人比以前沒停車位的時候多了不少,而且也沒有原來那么堵了。”
夜幕來臨,遼源市聯貿、集貿前的限時停車位里陸續有車停泊。停車位上清晰地標注著允許停車的時間。
辦好民生“關鍵小事”,遼源市各級部門將群眾利益放在了首位。通過構建民生問題發現機制,快速破解堵心小事,同時,將解決一個問題的經驗應用到一類問題之中,在便民服務、執法監管、公共服務、優化城市功能等方面不斷提升服務溫度,讓百姓心中的“晴雨表”成為執政施策的“方向標”,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