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白城春華園義務植樹現場
4月10日,白城春華園義務植樹現場
4月10日,白城春華園義務植樹現場
4月10日,白城春華園義務植樹現場
又是一年春風暖,植樹播綠正當時。4月10日以來,白城市組織市縣兩級黨員干部、社會志愿者等力量,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加快推進生態強市和綠美白城建設。
挖坑、栽苗、填土、澆水……350余名機關干部、駐地官兵在白城春華園里分工配合、干勁十足,此次共栽樹1947株,為春華園再添一抹新綠。
為了確保種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必須堅持適地適樹、適時適法,推進科學擴綠。那么,哪些樹種適合白城本地生長呢?
白城市林業和草原局綠化管理中心負責人張一明介紹,白城市廣泛運用本土樹種,此次栽植的樹種包括黑松、樟子松、云杉、白蠟、五角楓、美人楊、花楸、桃葉衛矛、稠李、山杏、海棠、山丁子等27個針葉闊葉彩葉樹,這樣成本低,易成活也易養護。春華園利用這些植物的習性特點劃分出特色種植區域,可形成春可觀花、秋有彩葉、針葉樹四季常綠的生態景觀。
種下的是一棵樹,也是一份對家鄉的熱愛。白城市堅持全市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營造“青年林”“巾幗林”“工會林”等紀念林,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參與義務植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人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美好情感,實現全市義務植樹盡責率穩中有升。
“我們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形成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為建設美麗白城貢獻力量。”參加此次植樹活動的共青團白城市委辦公室主任王聃說。
據了解,此次義務植樹活動在大安市嫩江灣濕地公園、洮南市婦幼保健院帶狀公園、鎮賚縣南湖濕地公園、通榆縣城北胡家店植樹基地等多處義務植樹地點同步開展,植樹面積200余畝,植樹1.5萬余株,市、縣兩級參加人數在1800人左右。今年,全市計劃植樹面積4100余畝,植樹40余萬株。
多年來,為突出抓好造林綠化,白城市持續開展“萬人萬畝植樹造林日”活動。每年4月全市各級黨政領導帶頭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形成強大的造林綠化社會輿論氛圍。
高標準開展廊道綠化。圍繞鹽堿地治理示范區、新能源等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旅游大環線沿線景觀提升,堅持因地制宜、應綠盡綠,持續推進各類道路綠化美化和綠水長廊建設,重點對高速公路、國省干道、縣鄉公路和村級道路缺條斷帶的護路林進行立體式、高標準綠化美化,改善交通主干道和重要江河及河湖連通兩側景觀。
高精準實施村屯綠化。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百村示范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以村(屯)內道路、農戶庭院、村(屯)周邊等區域為重點,見縫插綠,努力實現“村在林中、人在景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鄉村綠化景觀。
高品位推進城市綠化。積極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圍繞城市建設,充分利用城市空閑地、邊角地開展造林綠化,建設口袋公園、街角游園、景觀小品,增加綠量,提高城市綠化美化檔次和品位,提升城市形象。
高質量建設防風固沙林。圍繞吉林西部商品糧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修復完善農田防護林網,保護好黑土地,保障糧食安全。以治理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為重點,深入實施三北防護林和草原恢復治理等工程建設,通過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構建科爾沁防風固沙連通帶,積極推進荒漠化土地治理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