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傅,你在這呢?”“大師傅今天檢查模板嗎?”“大師傅,咱們技術交底中這個部分我還想再咨詢一下您。”……在中鐵建設長春南四環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二標段的施工現場,眾多工人口中的大師傅名字叫陳永,他是一位橋梁領域的專家,正在指導寬幅大懸臂現澆連續梁的模板安裝工作。
黑色的夾克外套,筆挺有型的西褲,卻穿著一雙運動鞋跑遍現場,從業近30年,這身打扮成了陳永的標配。懸索橋、軌道交通、矮塔斜拉橋、城市橋梁……陳永和橋梁的緣分促使他積攢了大量關于橋梁施工的專業知識和案例經驗,授權專利17項,申報省部級工法4項。
長春南四環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時間緊、任務重,今年3月,負責承建二標段的中鐵建設集團特意將來自安徽宿州的陳永派往長春,擔任該項目的設計總工,專門負責橋梁的技術指導。
目前,二標段高架橋施工區域迎來工程節點。記者看到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現澆連續梁主墩及邊跨蓋梁已經成型,現澆梁鋼筋、塔吊設備陸續進場,工人們正按照陳永給出的技術方案搭設模板支架,便于下一階段的鋼筋綁扎施工。長25.8米、寬2.4米、高3.23米的首件蓋梁經鋼筋地面綁扎后,采用2臺80噸汽車吊實現整體吊裝,這標志著橋梁下部結構施工進入終點環節。“采取鋼筋地面綁扎預制蓋梁的方式,能將工期提前5、6天。首件吊裝完成,五一期間后續施工就能有序推進。”陳永說。
雖然蓋梁吊裝耗費時間僅以小時計,但前期準備工作卻長達十余天。這段期間,拿著圖紙比對數據、檢查吊裝點、指正糾偏成了陳永的例行日常。工序沒按技術交底執行不予通過,混凝土質量不合格必須退回攪拌站,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堅決制止。模板、支架、錨具,材料選品、施工順序、張拉精度,人人見了這位“大師傅”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檢查,一些老員工對他也是又敬又怕,親力親為的同時還要求精益求精,陳永時常告誡工人:“實際施工中只能相信計算數據,不要形成依靠經驗的慣性。”
提及施工中的技術指導,陳永對青年員工寄予厚望:“我也是跟著我的師傅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所以希望能培養出更多市政橋梁領域的專項人才。”南四環快速路是積極響應吉林省“一主雙六”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提升改造完成后將有效緩解市內交通壓力,暢通市民出行。
長期駐守一線緊盯施工進度,陳永一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這個五一假期他也毫不猶豫地選擇留守現場,“五一期間,長春氣溫回暖,是我們施工的黃金期,我們項目部所有的人都會留在這里加班搶工期。”陳永說。對于一名建設者來說,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況也會偶有發生,早習以為常他們愧于小家,卻服務大家。
“我們的團隊整體偏年輕化,秉持中鐵建設企業作風,扛得起責任,吃得了苦。”項目負責人王卓作為團隊的大家長,深知工程人的不易,扛起決策實施和向上匯報壓力的同時,也不斷激勵著大家。“模板下方十字路口預留寬4米、高5米的人行通道,貫通學校與社區,便于學生上下學及市民出行。接下來會按照計劃有序銜接蓋梁,爭取早日轉入上部結構施工。”針對五一假期的施工計劃,王卓給出回答,該項目將實行24小時人員值班制,堅決保障大家正常出行和施工的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