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可稱之為緣分;最美好的緣分莫過于成長中歷練的機遇,我與吉林日報的相遇便是如此。
大學畢業后偶然接觸到吉林日報的采編和廣告業務。在之后的 15 年時間里,我用心學習采編新聞稿件不斷提升自己,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考取了新聞工作者執業資格證。
在從事采編工作過程中,有兩次經歷讓我記憶猶新,至今難以忘懷。記得有一次,在采寫吉林市人民醫院的稿件時由于時間緊稿子催得急,弄錯了院長和書記的名字,發現后我心急如焚,幸運的是裴強老師在未投入印刷前及時給予糾正,避免了一場失誤。電話中他耐心地告訴我,“無論稿件怎么著急都要細心核對人名和職務”。還有一次在石頭口門冬捕的采訪中,眾多新聞媒體同場競技,讓我感到緊張茫然,李學偉老師看出我有些為難,便主動指點新的采寫角度,使我的文章得以順利完成,并且得到了對方單位的高度贊譽。事后李學偉老師認真地為我講述了做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必有的條件:“要學會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冷靜,只有冷靜才能讓你思維清晰,適應多變的采訪環境,找到更好的新聞切入點。另外還要具備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采寫更多接地氣,帶露珠、冒熱氣、沾泥土的新聞稿件”。在日后的采寫工作中兩位老師的話時常回響在我耳邊。
在吉林日報的工作經歷,不僅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更滋養了我的精神世界。2021年我離開吉林日報到洮南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隊從事宣傳工作,有幸成為了吉林日報通訊員。在這個新的角色中,我深知每一篇報道都可能對讀者的思想認知產生影響。因此每當為了追求真相而深入調查,采寫中出現困難或者為趕寫一篇及時報道而熬夜加班時,我都能感受到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支撐著我,這股力量就是吉林日報給予的“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作者:通訊員 徐艷茹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憶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