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農歷六月十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大暑,氣溫類節氣,表示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大暑物候:初侯,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三候,大雨時行。大暑節氣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季節,全國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最炎熱到了酷熱氣溫,民諺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按笫睢迸c“小暑”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繼續和擴大。
“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長、氣溫最高的季節。
《管子》:“大暑至,萬物榮華”。這是草木灌漿時期,為秋收“陽”氣十足。此時節正是喜溫作物,包括茶樹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大暑后至立秋采摘的茶葉叫大暑茶。大暑呈現天地水氣交融的盛狀態,大暑茶截取的是天地交融強烈的大自然時空能量。
采摘大暑茶,茶農是利用涼爽的早晨搶時間采摘,一天中采摘時間很短。大暑茶的品味先微苦,后反甘,醇香回蕩于口鼻。古有詩云:夜夜尋風不論庚,兩打蓮葉在五更。羊湯荔枝飲伏茶,米槽仙草聽蛐聲。祝融司方南雀舞,炎帝掌節火神迎。翻籍扇頁惜光陰,書香人家如囊螢。
大暑節氣已經進入夏天的第三個月,也就是盛夏。何為“盛”夏,因為夏至時“日北至”還不算熱,要等大地都曬暖了,地氣上蒸,才是最熱的時候。所以民間諺語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地間就像個汗蒸房,人體全身毛孔腠理都張開了。借助天時,人出汗來排毒是最合適不過的,能使排毒事半功倍。
“大暑”節氣里,喝什么茶?大暑時節高溫酷熱,首先要去火消暑,以養心為主,涵養心田,去暑熱防煩渴,適宜飲白茶(壽眉、白牡丹、白毫銀針)。同時,北方的茶友此時可以喝些綠茶,以去除體內的濕氣,但綠茶不要涼喝,一定趁熱飲用。尤其是進入三伏天,喝茶更是以祛濕為要。
在大暑節氣中去除體內濕氣最好的方式就是身體自然的出汗,此時喝茶可適度提高入口茶水溫度(以舌感不燙為度)并略為“牛飲”,以促出汗,讓積聚在體內的熱氣散發出來。但一定要注意出汗后不要吹涼風,及時用干布擦汗,不要立即洗澡,尤其不宜沖洗冷水澡。
大暑時節,人還需補脾健胃,此時飲用黃茶(蒙頂黃芽、君山銀針等)最為適宜。古人有將入伏之后的時節稱為“長夏”,對應五行中的土,喜黃色,而人體脾胃屬土,故此時飲用黃茶正合時令,可以強脾健胃。
中國古代也認為,盛夏不宜舉大事,以免動搖夏季的生養之氣,影響人體的“長”。所以在大暑時節人適合在靜室品茶。此時如感覺心里煩熱,晚上難以入睡的,因心煩而失眠的人,可以喝黑茶調解,正如詩中言“羊湯荔枝飲茯茶”,茯茶屬黑茶類(如青磚茶、六堡茶、沱茶、茯磚茶、普洱茶等)。
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最熱之時,又在三伏之中,人體會因炎熱的天氣而煩熱,而現代人有多喜歡通過喝冷飲、涼啤酒、吃涼菜、洗涼水澡等多種物理方式進行降溫去熱,這固然可以,但一定要注意身體的反應,以防濕寒侵入身體。如發生因通過飲食(上述吃喝的情況)導致的寒氣傷及脾胃(中焦受寒),出現腹泄的情況(即黃帝內經云:長夏善病洞泄寒中),此時可以喝青茶,也就是烏龍茶進行調解,尤其是大紅袍茶,會有良好的止泄效果,但最好喝隔年(上一年)的烏龍茶(武夷巖茶)為宜。
《神農本草經》云:“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茶葉是世界公認最有益于人體的品飲!
贈言:寧可食無肉,不可飲無茶!
作者:趙飛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