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百草之王”,“東北三寶”之首,歷來被視為名貴中藥材和滋補佳品。
世界人參看中國,中國人參看吉林。吉林省長白山地區是中國人參的原產地及核心產區,具有450多年的人參人工栽培歷史和1500多年的野山參采挖史。吉林人參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0%、世界總量的40%,全國人參85%左右的交易量在長白山地區的撫松萬良、通化快大、集安清河三大人參交易市場完成。
然而,一段時期以來,吉林人參市場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尤其讓吉林人既尷尬又揪心的,就是“人參賣成蘿卜價”。
7月11日,省委書記黃強在白山市調研,在撫松縣萬良鎮向人參種植企業負責人詢問市場行情和投資收益。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野 攝
省委書記黃強上任伊始,用8天時間走遍全省11地,密集調研了解全省資源稟賦、產業發展等情況,特別對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外關心。他在通化、白山調研時強調,要把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作為檢驗黨紀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內容,作為推動干部作風轉變、誠信體系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的突破口,深入研究、徹底破解“人參賣成蘿卜價”等問題。要舉全省之力,從源頭抓起,引導行業自律,有效規范市場秩序,更好培育維護人參品牌,真正把長白山人參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幾天后的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上,他再次語重心長地講,要促進以人參為代表的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找準切入點,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努力做到貨真價實、優質優價。
人參不能賣成“蘿卜價”。這一目標的背后,折射出吉林優質資源怎樣的現實困境?
先來盤點一下我們的家底。
吉林是全國人參產量第一大省。據省農業農村廳參茸辦公室統計,2023年,吉林省園參種植面積14.5萬畝、鮮參產量3.4萬噸,林下參種植面積116.5萬畝、鮮參產量3.4萬噸,全省人參產業綜合產值708.5億元,同比增長10.3%,首次突破700億元,撫松、集安、靖宇、通化、延吉等地已形成以人參為主導的產業帶。同時,吉林集中力量打造“長白山人參”區域公用品牌,截至“十三五”末,“長白山人參”品牌生產企業達到52家、產品達到206種。共認定“長白山人參”品牌原料生產基地173個,認證面積近48萬畝,人參檢測合格率達95%以上。
家底不可謂不厚,但現在看產值明顯不盡人意。
真正體現人參價值,讓貨真價實、優質優價成為常態,既是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方向,也是行業企業的共同愿望。
撫松中草集參業公司經過家族兩代人的經營和傳承,已在人參行業摸爬滾打了40多年。負責人鄭祖朋告訴“彩練觀察+”:“上世紀90年代企業主要經營人參種植和傳統貿易,那時候投資種植雖然收益非常可觀但風險也非常大。后來企業開拓出人參化妝品研發和生產的新業務,有了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如今年銷售額可達5億多元。”
從賣原料到賣產品,嘗到了人參產業帶給企業的甜頭,鄭祖朋對好產品賣出好價錢有了更多更高的期待。他說,人參市場還存在些許不規范的問題,如標準不清、價格混亂、以次充好、農藥殘留等,這些問題長年累積,阻礙了人參品牌打造和產品附加值提升。他希望吉林能夠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更加規范化,大力宣傳推廣人參食用藥用價值,打造出吉林人參區域性品牌。
談及人參產業未來的發展,國藥集團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蘭青山曾在吉林省“長白山人參”推介會和吉林撫松“中國人參產業示范區”建設規劃論證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國際市場上,長白山人參還處于產業鏈低端,這是我國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突破的,否則后續人參產品的開發都將面臨困難。同時,必須提升人參質量標準,對外源性污染物等指標進行控制,建設新型人參產業。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為長白山人參的使用價值奠定了基礎,但“管理價值”也很重要,“天然環境+管理環境”才會造就真正的好人參。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銘 攝
“彩練觀察+”注意到,省委發出推動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后,通化、白山立即采取了相應行動和舉措。
通化人參種植面積和鮮參產量占全省的1/3,產值占全省近一半,人參是通化重點培育的三大千億級產業之一。7月11日下午,通化召開全市人參產業專題會議,隨后市領導就人參產業發展進行專題調研,提出堅持科技賦能,強化全流程監管,加強質量檢驗檢測,實現“一參一碼”數字化追溯,堅決防止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確保人參質量安全。加快人參質量標準體系建設,不斷提升人參品質,推動人參產業發展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品牌化。全力保障人參種植條件,大力發展林下參種植,加強人參種質資源保護,引導參農綠色種植、科學種植。推進人參全產業開發、全鏈條做強,進一步提升人參產業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高人參產業效益和產品附加值。
白山市是全球最大的人參集散地,三大市場(萬良人參市場、長白山特產城、靖宇中藥材交易市場)年出口成品參占全國出口量的70%。7月17日,白山市召開會議,強調要高位謀劃、精準施策、破解難題,為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立足優勢資源,白山提出了打造千億級人參醫藥產業集群的目標,正在大力實施“長白山人參振興”工程,高標準打造“最具長白山特色”的人參產業示范區。目前白山市已啟動實施兩批人參產業戰略提升重大科技專項,支持建設人參、西洋參等吉林省優質道地藥材科技示范基地。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隋二龍 攝
有專家提出,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需求的提升,人參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日益受到重視,健康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人參產業發展迎來新風口,正在加速進入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做好“貨真價實、優質優價”文章,重點扶持一批以誠信為本、視質量為生命的人參標桿企業,久久為功地培育維護人參品牌,長白山人參一定會打出好名聲、賣上好價錢。
坐擁長白山這座天然的生物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吉林稟賦優越、特產豐富。這些優質資源能否兌現應有價值,“人參不賣蘿卜價”只是其中之一。但從人參破題,做優做強特色產業和標志性產品,實際上就找到了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
作者:策劃 | 于迅來 采寫 |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銳 黃鷺 王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