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榆樹市光榮院。剛到二樓,迎面走來一位穿著軍裝的老人,他精神矍鑠、容光煥發的樣子,完全不像是一位101歲高齡、曾經參加過多次戰斗的老兵。
他就是李秀豐,1946年入伍,在解放戰爭中負傷退伍?;貞浧甬敱臅r光,李秀豐有些激動也有些感慨:“部隊的軍紀特別嚴格,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損壞任何物品要賠償。正因為有鐵的紀律,我們的軍隊走到哪里,都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擁護。”
榆樹解放以后,敵軍殘余的武裝部隊不斷對我軍進行偷襲、騷擾。李秀豐所在部隊奉命清剿榆樹周邊的匪患。他們在零下四十多攝氏度的低溫下爬冰臥雪執行任務,用“爆米花”代替軍糧,用融化的雪水作為飲用水。
在第一次剿匪的戰斗中,敵人所處位置隱蔽,給李秀豐所在部隊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后來,他們對敵人采取三面圍攻,最終打得敵人倉皇逃跑。戰斗結束后,班長讓戰士們檢查槍支和剩余的彈藥。李秀豐是第一次參加戰斗,經驗不足很緊張,在檢查槍械時,他的槍口正對著班長,班長發現后,迅速壓住李秀豐的肘部,托起槍口,一發子彈從槍膛呼嘯著射向天空,李秀豐瞬間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也正是通過這件事,李秀豐反思自己、總結經驗,慢慢成長起來。后來,只要是執行危險任務,班長都帶著他一起,他們也在戰斗中結成生死之交。老人每每回憶起這段經歷,都難以忘懷他與班長結下的深厚情誼。
還有一次清剿任務,戰士們進行了一天的戰斗后,回到營地吃過晚飯準備休息。同樣勞累了一天的李秀豐,獨自守在雪地里站崗,一陣陣疲勞和困倦襲來。作為一名經歷過多次戰斗的老兵,他深知晚上的崗哨關系著所有戰士們的安危。為了驅走睡意,他不停地在雪地上來回踱步,就在天邊要泛起魚肚白時,李秀豐突然發現,遠處影影綽綽出現一些影子,行進的速度很快。憑著戰斗經驗,李秀豐判斷,這應該是敵人的一隊馬拉爬犁。來不及細想,他立即拉動槍栓,向敵人射擊,營地的戰士們聽到槍聲,也迅速投入戰斗。敵人見火力上占不到便宜,就轉頭撤離,李秀豐同戰士們緊追不舍,消滅了許多敵人。
李秀豐恪盡職守,在這次戰斗中機智勇敢,不但避免了部隊營地受到敵人攻擊,而且還在反擊戰中擊斃了多名敵人,所在部隊授予李秀豐個人三等功1次。
在1948年的一次戰斗中,李秀豐的耳膜被炮火震裂,造成聽力障礙,加之經常爬冰臥雪引發關節炎,導致行動受限,李秀豐退伍回到家鄉。
談起現在的日子,李秀豐臉上洋溢著幸福與喜悅:“感謝黨的政策,讓我們能有如今的美好生活。希望青年一代永遠跟黨走、聽黨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p>
采訪結束時,望著老兵離去的背影,一幕幕戰火紛飛的畫面,一聲聲堅定無畏的吶喊,仿佛浮現在眼前、回蕩在耳邊。老兵李秀豐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戰歌,在記者心中久久激蕩。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堡增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