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使命,就是為祖國、為人民。”
硝煙遠去,精神永存。盛夏的清晨,記者來到松原市寧江區毛都站鎮西伯村,聽95歲抗美援朝老兵田慶林講述那段崢嶸歲月,感受熾熱的愛國情懷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面對記者,老人道出了他心中軍人的職責與使命。
談起自己的革命經歷,田慶林老人神情十分凝重。據老人回憶,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敵軍了解到志愿軍準備過新年的消息后,對他們進行了偷襲。他和戰友們反應迅速,立即沖上戰場。經過殊死搏斗,最終獲得勝利。講述中,田慶林老人不禁落淚,因為在那次戰斗中,有很多戰友都犧牲了。
除了槍林彈雨,艱苦的生活條件也讓他記憶深刻。當時,部隊輸送軍糧的通道被敵軍炸毀,致使糧食短缺,戰士們只能在已有的糧食里摻進豆子、稻殼等充饑。由于長時間食用這樣的食物,田慶林得了胃病,之后許多年都被病痛折磨著。當時,戰士們不僅要和裝備先進的敵軍作戰,還要忍受缺糧斷水的煎熬,處境十分艱難。田慶林說:“當看著戰友們一個個離去,我也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提起當年鐵馬冰河、炮火連天的戰斗經歷,田慶林說:“每次戰斗都是在沒打之前害怕,打完之后后怕,打起來就不怕了,就只管一股勁地上陣殺敵。”
退伍后,田慶林被分配到長春市保溫廠、鋼廠工作3年,1958年返回農村參加農業生產。工作中,田慶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他經常說:“我是共產黨員,但凡別人能干的活,我一定要多干,而且要干就干好。”
多年的軍旅生涯影響了田慶林的一生,他在部隊多次經歷生死考驗,曾立大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戰斗英雄”稱號。田慶林說,經過九死一生、血與火的戰爭洗禮,能看到祖國日益強大,非常幸運、非常自豪。“大家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祖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都是靠黨的堅強領導和人民的不懈奮斗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采訪結束后,陽光灑在田慶林滄桑堅毅的臉上。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還能看到當年戰火紛飛的歲月中,自己在戰場上奮勇沖鋒、保家衛國的身影。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堡增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