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主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強決心?!稕Q定》共分三個板塊,其中專門用一個板塊來部署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充分彰顯了黨中央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的清醒與堅定。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領導全國人民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全國人民戰勝了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領導全國人民不畏艱難,勇于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要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只有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偉大的改革事業才能進一步全面深化,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才能堅定地推進。
事實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于加強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的全部事業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都根植于這個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黨的領導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當前我國新一輪改革挺進深水區,所面臨的骨頭更硬、險灘更多,這就需要我們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主動、強烈的責任擔當,帶領全國人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落實好《決定》所提出的300多項改革舉措,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決定》把黨的領導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重大原則的首位,強調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奮進的征途中,全黨同志必須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組織自覺和紀律自覺,積極投身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來。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始終向黨中央看齊,同黨中央要求對標對表,及時校正偏差,決不能打折扣搞變通、搞選擇性執行。要著力解決個別黨員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尤其是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堅決抵制,使其失去生存土壤。
加強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要持續增強黨的能力建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我們黨歷來注重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建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和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牽一發而動全身,迫切需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決定》精神,增強政治歷練、思想淬煉、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深入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六個堅持”原則和一系列戰略舉措,學會用系統觀念和辯證方法抓改革,堅定改革的勇氣、抓牢改革的契機促發展,善于正確處理立和破的關系,積極穩健推進改革,不斷鞏固改革成果,帶領全國人民向著中國式現代化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