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黨員,更是一名水利工程運行的管理和維護者,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必須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因為這長堤的背后,是無數群眾的生命和財產。” 8月3日晚,記者在松原市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哈達山防洪堤上,見到了正在巡堤的哈達山水利樞紐(松原灌區)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庫區科科長劉英斌。
已經兩天兩夜沒怎么合眼的他,看上去有些疲憊,嗓子也因在車聲轟鳴的現場大聲指揮加上缺少休息而變得沙啞。在與同事完成重點堤段例行巡查后,他講述起發現大壩散浸風險和及時處置的過程。
7月30日,接到防汛任務后,服務中心80余人幾乎全員上堤,分成多個小組,開始了24小時巡堤。
當天晚上,風雨交加,給巡查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半夜24時,劉英斌帶領組里人員開始了又一輪4個小時一次的巡查。在走到防護堤(樁號12+200)堤壩背水側堤腳處時,他感覺疑似存在散浸現象,但由于正在下雨,不太敢確認。觀察半小時后,他做好重點標記,回到指揮部,反復回想現場一切,推測可能發生的情況。
第二天早上4點,劉英斌再次來到標記處,經過細致觀察確認后,立即向現場防汛指揮部技術組、副總指揮、總指揮匯報。中心專家馬上進行研判,認為存在疑似散浸現象,最后在省市專家的共同研判下,確認就是散浸,并立即進行搶險處置,避免了發生更大風險的可能。
“英斌對待工作非常認真,他懂業務,善學習,有方法,責任心特別重,他們組一共12個人,各個專業的都有,都是他一邊帶隊巡查一邊給大家做培訓,把這種責任心傳遞給每個人。”說起劉英斌,中心副主任劉海威很是贊許。
超強的責任心,源于一種情懷。據劉英斌介紹,從2008年松原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施工以來,他就參與了建設,后來工程完工后,又一直從事工程的運行和管理維護。對他來說,這個工程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親眼見證了出生、成長。
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也影響著新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我大學畢業來到這里工作,和劉哥一樣,見證了工程的開工建設和運行,他對工程的熱愛以及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影響著每一個年輕人,讓我們更加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公司總工程師丁冬冬說。
大愛藏于細節。對造福人民水利工程的愛,對人民生命財產的愛,讓劉英斌這位1970年出生的東北漢子,在堤壩巡查中增長了一蹲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耐心,增加了一點點試探一處處比較的細心,堅定了用最細致的工作守護好堤壩的決心。
“我們的同志,都有著這種‘寧可百次徒勞,不錯一次漏失’的精神,因為大家都清楚,這堤壩保障的是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如果不是劉英斌及時發現,任由這個隱患發展下去,一旦潰堤,附近2個鄉鎮4個村莊將要遭受什么樣的后果真的不堪設想!”松原市哈達山水利樞紐(松原灌區)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樹臣,指著堤壩后面的村莊,仍心有余悸地說。
“潰壩發生了再去搶救,那是亡羊補牢,提前做好細致巡查,防患于未然,那才是真正地為百姓負責。”劉英斌話語堅定。
在滿是蚊蟲的草地里接受完采訪,劉英斌執意要送記者回市區,他說,今天可以先回家洗個澡、睡一覺,明天還要繼續上壩。
一路上,經過靜謐的村莊,淳樸的鄉親們或許正守在電視機前看著精彩的奧運會比賽。劉英斌不無遺憾地說,今年的比賽一場也沒看,其實我很喜歡運動員在賽場上拼搏的畫面。
“認真工作的人都有著一種讓人敬佩的美好氣質”,這是匆忙采訪中劉英斌給記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啊!運動員在賽場上拼搏是愛國情懷的體現,那么像劉英斌這樣默默做好本職工作的人,又何嘗不是有著深厚愛國情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