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以來,雙遼市把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作為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抓手,在全市范圍內積極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并且把“升學宴”列為“余事不辦”重點整治項目之一,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組合拳”,有效遏制升學宴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推動雙遼市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遼西街吉興村連續兩年將惠民政策與移風易俗相結合,對村集體經濟組織中不辦升學宴的家庭實施助學獎勵,對考入專科院校的學生獎勵2000元、考入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獎勵3000元、考入重點本科院校的學生獎勵5000元。通過表彰獎勵先進典型等方式,以點帶面激勵更多村民形成共識,并積極參與到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來。
“受到村里的表彰,我們全家都非常自豪,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增強自身本領,以實際行動回報家鄉。”吉興村學生侯語昕在表彰現場表示。儀式現場,像侯語昕一樣的準大學生們收到了助學獎勵和村民的熱烈祝賀。
紅旗街舉辦了集體升學禮,“這次很高興來參加街道舉辦的集體升學禮,感覺升學禮比升學宴好,從源頭上杜絕了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風氣。作為雙遼市民,響應政府移風易俗號召,是我應該做的事情;作為家長,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孩子懂得,他取得今天的成績,我們都為他感到驕傲。希望他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多在精神層面感受到愉悅感、成就感。”學生家長程世英說。活動現場,紅旗街道負責人為47戶升高中、6戶升大學免辦“升學宴”的家庭佩戴大紅花,授予他們“移風易俗模范家庭”榮譽證書,并頒發獎品以資鼓勵。
柳條鄉柳條村連續兩年以集體發放獎學金的形式對考入大學且沒有舉辦“升學宴”的學子進行表彰,每人獎勵1000元。“隨著移風易俗工作的推進,村里操辦升學宴的家庭幾乎沒有了。我們給這些家庭發放獎勵,希望帶動形成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柳條村黨支部書記鄭佰軍說。
雙山鎮秀水村對不辦升學宴的高考學生家庭發放空調作為獎勵;東明鎮舉辦移風易俗表彰大會,向26戶不辦“升學宴”的家庭發放“移風易俗示范戶”標牌。同時,東明鎮各村以道德銀行積分制兌換相應物質獎勵,推動文明意識在人民群眾心中生根。
“誰真心為老百姓好,群眾心里都有一桿秤”。雙遼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趙旭升說,“自去年以來,我們把倡導不辦‘升學宴’作為狠剎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不良社會現象的有力抓手和推進移風易俗的工作重點,堅持力度和溫度,從思想上形成自覺、制度上形成規范、風氣上形成氛圍。具體來說,通過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社會宣傳引導、表彰獎勵先進典型等務實舉措,日漸形成‘除陋習、樹新風’的濃厚氛圍。目前來看,兩年來有效勸導不辦升學宴近2300件,不僅有效減輕了人民群眾的負擔,也讓文明新風浸潤千家萬戶”。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李雪晴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