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阿勒泰打開了顏色的調料盤,美得讓人心醉。車行在公路上,觸目可及的高山、草原、牛羊以及滿山的風機、遍布的光伏,共同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的美好畫卷。
作為新疆唯一同時具有豐富太陽能、風能、水能資源的地區,阿勒泰也成為新疆重要的清潔能源儲備地和待開發區,清潔能源資源總量超過5.26億千瓦。
向新而行、向綠轉變。近年來,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圍繞豐富的風能、太陽能、水能資源優勢,阿勒泰地區加快實施新能源建設,不斷擴大新能源開發規模,新能源產業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走進阿勒泰,你會切身感受到新能源產業發展給這里帶來的轉變。
走在布爾津縣城區的公路上,隨處可見奔馳的新能源車、電動公交車。這座被譽為“童話邊城”的旅游之城,正在大力推動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為新能源交通工具提供充足的動力。
新型太陽能環保箱也是這座小城的一道風景。太陽能果皮箱將太陽能吸收轉換為光能,在夜晚為廣告燈箱提供光源能量,點亮城市。此外,布爾津縣還積極打造“全電”景區,喀納斯、禾木景區所有采暖、做飯等設施進行電氣化設備替代,景區內擺渡車、游船均采用電動動力系統……
發展新興能源,享受綠色生活。這座“童話邊城”在風能、太陽能、電能等各種新能源項目的建設下,早已披上了“綠色”的外衣。
迎風奔跑、逐日而行。在阿勒泰地區,乘風而起的新能源產業正方興未艾。
在建設中的布爾津縣抽水蓄能電站,半山腰上,項目正在加速施工,一塊水做的“超級充電寶”正在被打造中。這是新疆“十四五”首個核準開工建設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也是新疆在建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2023年7月項目開工,總投資114.3億元,主要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等組成,裝機總量140萬千瓦。
“電站建成投運后,主要服務于北疆區域電網及新能源消納,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72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8萬余噸。”項目建設管理部經理左興成介紹說。
與水資源同樣豐富的太陽能、風能資源,也為阿勒泰地區打造綠色能源基地提供了無限可能。
在新疆首批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吉木乃縣邊境經濟合作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所在地,一排排迎風飛轉的風電機組,讓人感受到了荒土地上的生機。在變電站集控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計算機和大型電子屏幕監控整個流程運行情況。
“為在新能源發電比重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保障電網穩定運行,我們提出了‘源網荷儲’一體化的運行模式,就是充分發揮儲能系統大型‘充電寶’功能,在促進供需兩側精準匹配的同時,最大化利用清潔能源,有效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及其產生的電網波動,提高綜合效率。”中廣核新能源投資(深圳)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運維副總監胥勇在采訪中介紹道。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建設了390兆瓦風電及10兆瓦光伏項目,配套建設一座220千伏總降站、一座220千伏風電場匯集站,2023年年底成功并網,全容量投運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12.6億千瓦時。
這種以“電源、電網、負荷、儲能”為整體規劃的新型電力運行模式,也將被打造成新疆“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中的樣板,為后續該類項目實施提供可復制的成功經驗。
青山綠水、風光無限。截至8月末,阿勒泰地區發電裝機已達到507.54萬千瓦,化學儲能規模30.25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為94.38%。1—7月份,地區總發電量77.78億千瓦時,其中綠色電力72.08億千瓦時,占比92.7%,外送電量為40.32億千瓦時,屬于典型的清潔能源外送基地。結構合理、技術先進、靈活可靠、經濟高效的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正在穩步構建起來。
風機旋轉、光伏向日、水蓄動能,擁有青山綠水的阿勒泰,正在用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為自己點亮高質量發展的燈火,描畫風光無限的美好未來。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張紅玉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