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撫松縣的中國人參博物館。
金秋九月,“中國人參之鄉”撫松縣進入人參采收交易旺季,世界最大的人參交易集散地——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內,人參產品琳瑯滿目,眾多客商選貨詢價,運貨工人往來穿梭,熱鬧的場面每天持續到凌晨。這里是世界人參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每年有6萬噸人參從這里出發,600多款人參產品銷售到國內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有4.5萬人直接從事人參產業……
從源頭抓起,撫松縣進一步加強監管,全力規范人參市場秩序,讓貨真價實、優質優價成為常態,讓“林海參鄉”更具魅力,真正把撫松人參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錨定目標 規范市場秩序
“注重品質的提升和效益的優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參品牌,全面提升撫松人參的競爭力。緊盯人參品牌、價值、形象維護,持續優化規范人參交易市場的經營行為,營造放心、安心、省心的市場環境。”9月13日,撫松縣召開人參貨真價實工作大會,錨定“貨真價實、優質優價”目標,聚力推動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
制定《撫松縣推進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成立人參交易市場秩序整治、人參品牌建設推進、質量檢驗檢測、產業科技賦能等11個工作專班,撫松縣分領域逐項落實。同時,健全協調報告機制,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通報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8月19日,2024年度水參交易季在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如期開市。撫松縣提前部署人參交易季保障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匯集部門合力,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維護治安管理秩序、做好客運交通服務、強化市容市貌、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全力保障人參市場交易秩序。
高效落實 開展集中整治
進入萬良人參小鎮,道路兩側的商行內人參產品琳瑯滿目。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里,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經銷商,交易火爆。今年,投資2.4億元打造的人參特色產業小鎮工業園已完工。未來,集倉儲、加工、銷售、研發、檢測及中小企業孵化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集群,將形成獨特的“參鄉”景象。
打鐵還需自身硬。撫松縣圍繞萬良人參交易市場、網絡交易、土特產店和人參檢驗鑒定開展集中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持續規范經營行為。市場內嚴格按林下參、園參分區經營,園參區內統一制作貨品貨架,每戶均進行信息公示、簽訂承諾書,并重新制作林下參交易區產品柜臺。
建立人參網絡交易經營者臺賬。指導人參網絡交易經營者簽署網絡銷售信用承諾書,隨機進行巡查監測,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假冒偽劣、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行為。
嚴厲打擊林下參假冒偽劣、虛假宣傳和虛假鑒定行為。土特產店按產品品類、等級分區經營,統一發放“誠信經營公示板”。
對在售的野山參鑒定證書進行全方位檢查、全面整頓。標簽標識實現一貨一簽、一支一簽、一盒一簽,品名、產地、生產者、聯系電話等標識讓消費者能夠溯源。對標簽標識不規范、不標準等問題,按照“首違不罰”原則,引導規范標示。
向“新”而行 振興人參產業
走進中國人參博物館,“境·天地長白”“參·百草之王”“人·人形品貴”“科·繼承發揚”“城·福澤永續”五大板塊,系統、立體地展示了長白山人參文化。該博物館歷時18個月,耗資3.59億元,現已完成一二層八大展廳及商業街區建設,達到了對外開放接待參觀的基本要求。
近年來,撫松縣把人參產業作為特色產業、戰略產業、富民產業,著力推進人參制種基地建設和長白山人參種質資源保藏,深入傳承長白山人參優良基因,以技術研發與創新賦能人參產業向“新”發展,全力推動人參一二三產融合發展。2023年,撫松縣人參全產業鏈交易額達191億元,其中,一產產值3.47億元、二產產值60.98億元、三產產值126.55億元。
目前,全縣域內人參留存面積609.59公頃,人參產量達2713.5噸。啟動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建立了國家級人參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培育了“福星”等5個人參優良品種,有效地保護了中國人參珍貴的優良基因。全縣有14家與人參相關的規上工業企業,有12家“專精特新”企業,有57家商貿物流企業,有3200余戶個體加工戶。全縣注冊人參類產品商標500余個。其中,15家企業108種產品加盟“長白山人參”品牌,21家企業139種產品加盟“撫松人參”品牌,“撫松人參”和“撫松林下山參”均已入選中國農業區域公共品牌。
連續承辦三次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以會議搭建平臺、推動發展;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全域高標準打造中國人參產業示范區,國藥集團、華潤三九、振東集團等30多家知名企業落戶于此;長白山融創科技產業園、長白山智慧倉儲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年底竣工,正在火熱招商……如今的撫松,正逐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齊頭并進,科研、旅游、文化同步發展的產業振興新格局。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孫丹 相羽 呂洋 本報記者 何琳娣 金澤文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