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高溫似火,室內“雪花”飛濺。要說這個夏天反差最大的,當屬南方多地掀起的室內玩冰嬉雪熱潮。
“真是爆火,各種搶票。”姜月月是上海一家滑雪俱樂部的負責人,以往夏天,她經常和朋友們去國外滑雪,但今年,情況變了。
“現在室內滑雪場已經告別了簡單嬉雪階段,有了一定的專業性,既能有效緩解我們的技癢難耐,又比出國滑雪節省很多成本。”姜月月告訴記者,前幾天她和朋友去了剛開業不久的上海耀雪冰雪世界,談及對這座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的感受,她用了“真香”二字。“無論是坡度還是高度,雪道都超出預期。”
北京冬奧會后,南方冰雪運動迎來爆發式增長。攜程數據顯示,2023年冬季,滑雪類訂單下單量前五的城市中有4個為南方城市,依次為上海、成都、重慶、杭州,長三角占據兩席。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冰雪旅游消費數據報告》顯示,去年冰雪季,浙江的滑雪場旅游消費規模位居全國第六,僅次于北京、吉林等傳統北方省市,且呈現出明顯的“本地化”特征。
冰雪運動的熱度直接刺激了南方冰雪場館的建設。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發布的《大眾冰雪消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長三角地區冰雪場館數量明顯增加,已躋身全國第二梯隊。根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22—2023)》,2014年,全國僅有5家室內滑雪場,截至今年4月底,這一數字已經達到59家。其中,長三角地區以14家室內滑雪場位居全國第一,儼然成為新的滑雪勝地。
從“冬日限定”到“四季常青”,室內滑雪場的廣泛興起,進一步打破了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那么問題來了:南方“來勢洶洶”的室內滑雪熱潮,對吉林這一傳統冰雪旅游勝地,是機遇還是挑戰?套用一句網絡流行語,“閣下將如何應對?”
吉林省青年商務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兼總經理由杰認為,室內滑雪場的雪道落差、長度等都無法與室外天然滑雪場相比,而且在冰雪旅游目的地,游客更想感受的是當地的風土人情。“雖然慕雪而來,但游客醉翁之意在于以滑雪為契機,串聯起城市度假與冰雪旅游。”
吉林市龍潭區霧凇島出現霧凇美景,大地銀裝素裹、岸邊玉樹瓊花,吸引游客前來拍照打卡。朱建倫 石雷 攝
“室內滑雪場和室外滑雪場從競爭關系上看,是沒有可比性的。室內滑雪場更突出娛樂性,而室外滑雪場休閑度假的成分更多一些。”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人員表示,綜合來看,南方室內冰雪熱對吉林來說更多是利好,因為它培養了滑雪客群。
南方不少室內滑雪場的管理者也持同樣的觀點。他們認為室內滑雪場更像是“滑雪駕校”,在讓滑雪“發燒友”一年四季都可以體驗冰雪運動的同時,也能為傳統冰雪旅游目的地“鎖定”和培養更多有粘性的客戶。
“競爭不是壞事,相反,它可以推動滑雪市場的發展,做大整體市場的蛋糕。”長白山一雪場負責人認為,南方室內滑雪熱解決了長久以來,冰雪運動轉化率和滲透率低的問題,能讓滑雪客群的“金字塔底座”更大更堅實。
游客在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滑雪。記者 張野 攝
既然業內人士普遍持樂觀態度,那么吉林該如何承接這波潛在的客源,讓滑雪客群從“冰箱”走進“大山”?
近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路寶在調研時多次強調,要提前做好冬季旅游的籌備工作。“彩練觀察+”認為,眼下正是冰雪旅游推介的窗口期,借助南方室內冰雪熱,提前布局,精準營銷,恰是“提前做好冬季旅游的籌備工作”題中應有之義。
近年來,長春市天定山憑借優越的地理條件及自然資源,緊抓2022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冰雪產業發展黃金增長期,傾力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冰雪盛宴”。石雷 攝
“彩練觀察+”建議,省內各級文旅部門、各大雪場一方面應與南方室內滑雪場做好精準對接,采取聯票、聯動等方式,吸引更多滑雪愛好者從“滑雪駕校”轉戰吉林的冰天雪地。同時,充分重視互聯網短視頻的引流作用,在年輕人喜歡扎堆的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創新宣介,形成“種草效應”。另一方面,要練好內功,從呈現自然風光向全面展現人文風情轉變,注重涵養文化底蘊,做好文化賦能的“冰雪+”文章。同時,未雨綢繆,保證配套設施和服務供給的量與質,讓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北大湖滑雪度假區。記者 鄒乃碩 攝
如今,冰雪產業發展已從區域競爭逐步轉向區域協同。
數據顯示,2023—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超過3.85億人次,預計該數據在2024—2025冰雪季有望突破5億人次。2025年2月,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還將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辦。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吉林能否在廣闊的冰雪市場分到更多“一杯羹”?值得期待。
金秋已至,銀冬不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策劃 | 于迅來 采寫 |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銳 陳婷婷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