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代黎黎)今年以來,敦化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探索實施城鄉全覆蓋的完整黨建包聯體系,推動基層治理井井有條,鄉村振興扎實推進。
今年,敦化市大蒲柴河鎮松江河村益農種植合作社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地瓜種植面積,地瓜產量突破120萬斤,收入預計突破100萬元。與此同時,以大荒地村、河沿村為代表的10個合作社,經營性收入均在20萬元以上。
這些合作社之所以能走出致富新路子,皆得益于敦化市集聚資源拓領域,推動發展聯促的舉措。從扶持政策集聚,到項目資金集聚,再到專業人才集聚,實現了將黨建包聯機制延伸至農村領域,帶動資源向農村流動傾斜,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敦化市加大農村領域金融支持力度,通過優化信貸政策、拓寬服務渠道等方式,精準匹配資金短缺、前景較好、風險較低的村集體資金需求,提升產業發展動能;鼓勵村黨組織因地制宜發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積極推動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向農村傾斜,圍繞特色種植養殖、鄉村旅游等產業,各包聯單位協助包聯村爭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及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近5000萬元;包聯單位有針對性做好村“兩委”干部幫帶培養,幫助引進退役軍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優秀后備力量人選,培養一批懂得運用互聯網思維和物聯網技術,與時代接軌的科技型產業致富帶頭人和農村實用人才,為鄉村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全面提升城鄉基層黨組織互聯互建水平,敦化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119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與303個村和19個社區黨組織精準匹配、結對共建。吸收42個駐敦中省州直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加入聯盟,進一步實現城鄉全覆蓋的完整黨建包聯體系;匯集市直單位、駐敦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三支力量,劃分四個街道四大戰區,建立市級、街道、社區、網格、小區五級組織體系,形成“一二三四五”扁平高效的工作格局。建立形成“一二三四”工作體系,推動實現“建立新秩序、發展新產業、倡導新風尚、培育新農民、建設新農村”目標;健全完善“三定四有”執行保障機制,推動包聯單位常態化開展黨建聯建、幫辦實事、協同治理工作,初步形成定崗定責、分工明確、步調統一、一貫到底的工作格局。
敦化市通過積極搭建基層黨組織跨區域、跨行業交流平臺,切實聯動城鄉多方力量共解民生難題。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等載體活動,推動4097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圍繞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完成群眾微心愿7934個;積極選派19個重點部門“一把手”任社區“第一書記”,切實以“頭雁帶動”促進聯盟搭臺合作,協調解決服務陣地建設、小區設施維修等問題574件;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等活動1300余次;農村領域堅持綠色發展,有效調動、整合、匯聚包聯單位人員力量,組織召開黨建包聯工作對接會200余次,著力在年底前完成30個生態引領型(產業帶動型)村莊,152個宜居示范型村莊建設。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