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位于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核心區,肩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四平市多家糧食企業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大力推動節糧增效富民產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我們以節糧增效為基本生產理念,根據玉米長勢決定其產業方向,可以做成鮮食玉米,也可以加工成玉米面粉,充分運用不同類型玉米價值,決不浪費一穗玉米。”四平鮮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立波充滿信心,“這種思路得到了廣泛認可,這種模式已經粗具規模。2023年僅加工鮮食玉米這一項業務,我們就賣出了3000萬棒!今年截至10月底,已經賣出2600萬棒!”
應用光誘捕、多殺菌素等儲糧害蟲防控生物新技術,能讓玉米保質保鮮。與此同時,四平市糧食部門牽頭為孫立波搭建產銷合作平臺和品牌宣傳平臺,梨樹縣有關部門為其申請優質糧食工程項目資金……企業發展中的難題逐一破解。如今,鮮谷玉米食品有限公司擁有兩條年產3000萬穗自動化生產線,鮮食玉米收獲后,錯茬種植白菜、蕎麥等作物,秸稈也實現了飼用和轉化綜合利用,玉米價值被“吃干榨凈”。目前,該公司已帶動500余名農民工就業,實現玉米“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生產加工,促進穩糧增收。
與鮮食玉米種植加工模式不同,新天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是儲糧服務。“年年儲存糧食都是個難題,單戶儲存沒有形成統一模式,不僅分散、不好管理,而且儲存時間越長、損耗越多,新天龍儲糧這一項業務為我們合作社的簽約農戶解決了后顧之憂。”十家堡鎮金成合作社負責人劉金成說:“糧食產前,新天龍與合作社簽約,每公頃提供3000元耕種資金,合作社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糧食產后,簽約合作社和農戶將收獲后的糧食直接存入新天龍公司,公司免收三個月的儲存費用。太好了!”
“開展這項業務就是看到了農民的難處,想要為老家的農民做點事兒。”新天龍負責這項業務的李經理告訴記者,“經過幾年探索,我們發現這一模式很受合作社歡迎。”除此之外,“點價結算”是新天龍推出的特色服務模式。合作社和農民按照糧食市場行情點價結算,增強了農民的“議價權”,促進農民增收。“去年我就是最高點結算的,我們社里的農民個個樂開了花!”說到這兒,劉金成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新天龍設備非常齊全,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熏蒸……新天龍已將控溫、氣調、內環流、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等綠色儲糧技術應用到位。目前,新天龍已與45家合作社簽約5881公頃,涉及農戶4995戶,為農戶存糧1億斤以上,有效解決儲糧發熱、霉變、蟲害等問題。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李雪晴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