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冰封雪舞時節,查干湖畔的漁民也迎來了自己的豐收季。在無垠的冰面上,人歡馬嘶中,一場場盛大的捕魚活動,不僅向人們展示著一網數十萬斤鮮魚出水的震撼,也讓人們深切感受到自然對人類饋贈的豐厚。
冬日清晨,當第一縷曙光尚未照亮天際,查干湖畔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漁工們身著厚重的棉衣,腳踏防滑的雪地靴,手持工具,趕上馬車,精神抖擻地向冰面出發。
查干湖冬捕技藝已延續百年,大致分為打攛,刨冰,走鉤,馬拉絞盤,冰下走網,拉網出魚幾個步驟。
到達湖面,先由魚把頭選定捕魚的位置,然后漁工開始鑿冰、布網。判定哪里有魚群,就是魚把頭的絕活了,這技藝由師傅傳承和自己經驗悟得。雪的厚薄、冰的顏色、冰下的聲音等等,都是魚把頭找魚的方法。
找到魚群,丈量好冰眼距離和位置,漁工們便開始每兩個人一組鑿冰眼。大、小冰眼鑿好后,就開始下網。上千米的大網被緩緩下入水中,通過一個個冰眼的穿插,最終在冰下展開,圍起一塊大大的水域。
出網需要靠4匹馬拉著絞盤轉動,最后將大網緩緩拉出水面,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鮮魚就這樣水靈靈地出來了。
“查干湖冬捕不僅僅是一種捕魚方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精神寄托。當看到魚兒躍出水面時,你會忘記嚴寒和疲憊,感受到無盡的喜悅和滿足?!濒~把頭馬文巖說?!安楦珊俏覀兊哪赣H湖,我們要珍惜這大自然賦予的財富,守好這片湖水,讓冬捕文化代代相傳?!?/p>
為保持繁衍不息,查干湖冬捕所使用的漁網都是大眼網,這樣小魚就不會被打撈上來。這種捕魚方式不僅保護了漁業資源,還體現了漁民們樸素的環保觀念。他們深知,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確保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查干湖開發區緊密圍繞科學興漁、品牌戰略和大水面開發戰略,致力于發展凈水漁業,始終堅持以生態資源保護為核心,推動綠色發展,一脈相承地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理念。
接受自然的饋贈,守護好這汪湖水,讓傳統的冬捕技藝和文化代代相傳,這也許就是查干湖冬捕的意義吧。而今,查干湖冬捕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霸诰眠h的歲月中,這些漁民們保護了自然,又依賴自然得到了生存。人類需要傳承的,正是這種文化遺產?!奔质≈幕瘜W者、民俗學專家曹保明說。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王欣欣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