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1月20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歲暮大寒,年味越來越濃。此時,家家戶戶為新年做著準備,在外打拼的游子踏上了歸家的旅途,外地游客也被吉林的美景和濃濃年味吸引,不遠千里來到吉林。大寒揭開了新四季的序章,孕育著新生與希望。
大寒至,春不遠,大寒的到來標志著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已經過去,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消息,大寒節氣前后,我省各地多晴好天氣,適宜出行,吉林年貨大集版的“清明上河圖”正熱鬧上演。
白山市供銷年貨大集上,人參、蜂蜜、大米、木耳、玉米、春聯……年貨種類豐富,現場吆喝聲、詢價聲、嬉鬧聲此起彼伏。扶余市弓棚子鎮集市摩肩接踵,年貨琳瑯滿目。從日常所需的凍貨、糖果、干果、服飾,到節日特供的春聯、福字、年畫,應有盡有。
在長春市,人們不僅在商場、集市置辦年貨,也來到農博園“湊湊熱鬧”。1月16日,第十五屆吉林(長春)冬季農業博覽會開幕,園區特別設立了新春年貨展銷區,展示展銷千余種中高檔綠色優質農產品、節慶用品、俄羅斯進口商品等特色年貨,滿足群眾“過大年”的購物需求。在節前和春節期間,農博園還有文藝演出。1月16日至2月4日,每天上午10點半到12點,在漁業展館的舞臺區,專業院團和大眾藝術團體帶來“迎新春”“賀新春”文藝節目展演。各色活動新意滿滿且不失“年味”,全家老小都能參與其中,將成為一段特別的暖冬回憶。
圖片來自長春農業博覽園
說到特別,2025年蛇年春節是第一個世界非遺版春節,為了慶祝這個特別的春節,我省各地推出了一系列和非遺文化相關的活動。前不久,吉林省文化館和長春站在長春站候車室聯合舉辦了“吉風吉韻送吉祥”2025年文化系列活動——把“福”帶回家,幾位書法名家和非遺剪紙傳承人親臨現場進行現場創作,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一張張有著美好寓意的福字和剪紙送到了旅客的手中。
圖片來源于長春火車站
1月18日、19日“蓮花島花火夜”再度火熱上演,打鐵花、火壺等非遺表演驚艷全場,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1月21日,“非遺賀新春一延邊過大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將在延邊博物館舉行,活動還包括博物館里過大年,品鑒別樣年味、非遺鬧新春,花樣過大年等板塊,覆蓋全州八縣市,內含30個子活動,將為廣大游客和市民獻上“白天+夜晚”全時段、“傳統+時尚”全銜接、“惠民+樂民”全融合的新春文化大餐。
今年在吉林過年,還能感受到大型體育賽事的激情。2025年1月至2月,我省將迎來國際雪聯單板滑雪障礙追逐世界杯(中國站)、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世界杯、空中技巧世界杯等三項頂級冰雪賽事,均在吉林北大湖滑雪場舉辦。
吉林深厚的冰雪底蘊,讓各大冰雪賽事青睞吉林、選擇吉林,為吉林帶來人氣的同時,也孕育出冰雪夢想。隨著寒假的到來,長白山管委會組織轄區中小學生走進滑雪場和滑冰場,在雪地上馳騁、在冰面上穿梭,盡情享受冰雪帶來的快樂與激情;吉林市各中小學校組織了“校園冰雪運動季”系列活動,充滿趣味的冰球賽、雪地足球賽、雪圈拉力賽,讓學生們在冰雪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通化市的學校組織開展了刺激的滑雪比賽、充滿創意的冰雪繪畫、攝影以及征文等豐富多彩的冰雪活動,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冰雪的魅力,會在孩子們心中扎根發芽,繪就出未來的冰雪藍圖。
“大寒”沉淀在一歲之末,它凝結著最深重的寒冷,卻也醞釀著最動人的春意,帶來了最美的期盼,愿新的一年,游子早日回家,相愛的人總是團圓,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陽光滿路,通向坦途,煙火向星辰,所愿皆成真。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子惠/文 李琳/設計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