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農民一起走進田地,探尋現代農業的魅力;和邊境檢查站民警一起巡邏,記錄林海雪原上的堅守與奉獻;與工人一起走進企業車間,見證生產場景的熱火朝天……蛇年春節前后,吉林日報精心組織、扎實開展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
連日來,記者們奔赴鄉村田野、城市街區、工廠車間、邊疆哨所、春運現場、冰雪樂園,用筆和鏡頭記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描繪黑土地上歡樂祥和、昂揚向上的新年新氣象,呈現吉林大地的煙火繁榮、各行各業的平凡堅守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風貌。
行走中,遇見“進”的吉林
機械臂揮舞著精準的軌跡焊接車體,智能運輸車往來穿梭運送部件,工人手持5G智能終端核對車體參數……本報記者何澤溟走進中車長客軌道交通生產制造基地高速動車組制造中心采訪那天,長春的氣溫很低。車間內,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幅繁忙火熱又充滿科技感的生產圖景。“非常震撼,這是吉林向‘新’而行的奮斗縮影。”何澤溟感慨道。
人勤、產興、城旺,在欣欣向榮的吉林,處處都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奮斗故事。透過記者的筆觸和鏡頭,人們見證著來自基層一線的新氣象新風貌。
這個冬天,吉林冰雪沸騰了。聚焦吉林冰雪產業新發展,記者們一次次走進雪鄉、雪場,通過深入觀察、深度體驗式采訪,探尋、發現、記錄吉林冰雪的發展之路。作品《觀山玩雪樂不停》這樣著墨:長白山瀑布廣場,雪地摩托的轟鳴聲此起彼伏。長長的隊伍中,游客們興奮地等待著體驗雪地馳騁的刺激。在延邊安圖縣二道白河鎮奶頭山村,記者對話村黨支部書記和民俗旅游公司負責人,實地探尋冰雪經濟帶動下,冷清小山村“華麗轉身”的成功密碼。
邁開腳步、沉下身子,通過“新春走基層”活動,記者們真實感知吉林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真切感受白山松水昂揚奮進的時代脈動。“基層是新聞工作的源頭活水。今后,我將繼續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多創作‘沾地氣’‘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何澤溟說。
行走中,感悟“守”的責任
自動化生產線上忙碌的產業工人、風雪夜里守護萬家燈火的“電網醫生”、讓旅客歸途變暖途的機場大巴調度員……氣象萬千的新春圖景里,有闔家團圓的喜悅,更有守崗盡責的堅守與奉獻。
1月28日,除夕一大早,本報記者祖維晨就來到長春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進行采訪。祖維晨發現,雖然已進入春節假期,福利院里卻比往日還要熱鬧。工作人員除了耐心細致地為老人進行日常護理,還別出心裁地舉辦了年貨大集、新春攝影等精彩活動,想盡辦法提升老人的幸福指數。
“最美的風景在基層,最生動的故事也在基層。”這是祖維晨從事新聞工作多年的心得體會。大年初六這天,她又搭上運送物資的皮卡車,來到長白山邊境管理支隊天池邊境檢查站。當天,她和民警一起,頂風冒雪,向著55號界標的方位開展了一次雪地巡邏。“天寒地凍,道路崎嶇,每走一步都很艱難。”車巡、步巡,翻溝、爬坡,寒風呼嘯中,民警們用了近4個小時才完成巡邏任務。“這種體驗式采訪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他們的付出和不易。”回到住處,祖維晨思緒萬千,一氣呵成完成作品《守護天池,他們與風雪共度春節》。
“我采訪過很多平凡的普通人,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給我帶來的觸動卻非常大。”“新春走基層”活動讓祖維晨明白,記者只有真正走進群眾、走進生活,才能發現最美的人和事,才能寫出有溫度的新聞稿件。
行走中,記錄“吉”的精彩
令人陶醉的藍天白云、街頭巷尾的濃濃年味、剪紙藝術中的文化傳承……記錄大美吉林的別樣精彩,記者們深入各行各業,一路看、一路聽、一路拍。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伴隨我省2025年春運大幕正式拉開,本報記者劉姍姍、鄒鵬亮走訪機場、火車站和高速公路客運站,直擊“回家”現場,體驗春運的便民服務、暖心舉措,感受回家路上喜慶、祥和、熱鬧的年味兒。
本報記者李雪晴、韓玉紅關注熱鬧的城市大集,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在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里尋找濃濃的煙火氣息。“大集,已然成為春節前夕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見證著吉林發展的變遷,也傳遞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韓玉紅覺得,在熱鬧的大集里,人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物質的滿足,更是精神的慰藉和文化的傳承。
路途漫漫,收獲滿滿。不知不覺中,2025年吉林日報“新春走基層”活動已漸近尾聲,但記者們踐行“四力”的腳步永不停歇。接下來,他們將繼續在黑土地上和群眾一起奮斗前行,用心聆聽奮斗足音,用情描繪新時代吉林發展新畫卷,用熱氣騰騰的新聞作品為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鼓”與“呼”。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李娜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