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面要怎么揉,才能更筋道?”“這個餡料的比例是多少?”老人們的提問一個接一個,面點師楊老師耐心地一一解答。近日,由長春市民政局主辦的第五屆福彩金公益創投項目——“夕陽紅”社區廚房再就業培訓項目,在長春市朝陽區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區開課。通過實際操作,老人們逐漸掌握了面點制作的要領,看著自己親手制作出的餃子,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煮熟的餃子,隨即被送到另一位老人的家中,成了美味的一餐。“咚,咚,咚!”一陣敲門聲響起,76歲的其其格滿臉笑容地打開門。“其大姐,我們給你送餐來啦!”今年60歲的向日葵志愿者服務隊志愿者王學會,拎著保溫餐盒出現在門口。
一進屋,王學會就熟練地打開折疊餐桌,擺好餐盒和筷子,“快來趁熱吃。最近身體還好吧?”他一邊嘮著家常,一邊把老人扶到餐桌旁坐下。
在長春市朝陽區西康路東社區,這樣“低齡”助“高齡”的暖心故事已成為常態。目前,社區已有50多位低齡老年人加入了志愿服務隊,他們平均年齡近70歲。“志愿者年齡都不小了,還在堅持為別人服務,真的很不容易。”其其格動情地說。
平時,除了給老人送餐,志愿者還定期到老人家走訪,幫忙買菜、買藥,上門理發、打掃衛生、維修老化電路,陪老人看病等。王學會對此表示:“我們尚有余力,能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
“等我歲數更大了,相信也會有人把這份關懷送給我們。”向日葵志愿者服務隊社工王旭東說。
平日里,王旭東經常帶著老人學習做面點的技巧。專業的面點師從基礎的和面、揉面技巧,到制作各類特色面點的獨特手法講起,大家全神貫注地聆聽、學習,不時提出問題與老師交流。
“李叔叔,你的30元手工費已經轉到你的微信里了,請注意查收。”據王旭東介紹,面點技巧學成后,社工和志愿者還為老人提供兼職訂單,讓他們增加收入。而對于那些有自主創業想法的老人,社工將提供全方位的就業創業扶持。“這樣的培訓項目特別實用,不僅幫助低齡老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讓他們增加收入,鄰里之間互助也更加方便。”王旭東說。
二二八社區黨委書記趙聃認為,“夕陽紅”再就業培訓項目的開展,是對低齡老人價值的重新挖掘與肯定,“通過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讓他們在經濟上有所收獲的同時,也能在社會中找到新的歸屬感。社區也將創造條件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王秋月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