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起,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響應國家號召,肩負起援外醫療重任,踏上了前往科威特的征程。
32載風雨征程,一批批醫護人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為中醫藥走向世界舞臺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中科友誼架起了一座堅實的橋梁。
科威特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干旱炎熱,極大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與健康。加之當地居民常食用海鮮、頻繁吹空調等生活習慣,致使失眠、腰腿疼痛、過度肥胖以及面癱等病癥高發。
當地傳統的“哈吉姆”療法,如用刀在皮膚上割傷口再拔罐放血,雖有一定受眾,但會留下傷疤。相比之下,中國醫療隊帶去的針灸、推拿、拔罐、耳穴貼壓等中醫特色療法,安全且療效顯著。
初入科威特,面對患者的疑慮與恐懼,隊員們憑借專業醫術與十足耐心,逐步打開了僵局。一位肥胖且飽受濕疹困擾的患者,在接受幾次拔罐、針灸治療后,病情得到顯著改善。從那以后,這位患者不僅成為中醫的支持者,還主動向親朋好友推薦,使得中醫特色療法診室門庭若市。
在日常工作中,隊員們時常遇到突發狀況,但他們總能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沉穩的應對能力化險為夷。一次,一位長期受頸椎病及肩周疼痛折磨的女患者在接受針灸治療時突然暈針。護理人員崔曉雪迅速拔針、調整體位,并貼心地為患者補充能量,進行心理疏導。幾分鐘后,患者癥狀便得到緩解,并在崔曉雪的安撫下克服了恐懼,堅持完成了后續治療。一個療程后,患者病情顯著好轉,她也由此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
除了治療疾病,隊員們始終將傳播中醫藥文化視為重要使命。他們通過針刺、拔罐、穴位貼敷等傳統中醫療法的現場演示,讓當地民眾直觀感受中醫的獨特魅力與神奇療效。中醫“未病先防、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核心理念,以及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養生方式,在科威特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民眾開始主動學習太極拳和八段錦,甚至有人專程前往中國的中醫院校深造,立志探究中醫的奧秘。
經過數批醫療隊的不懈努力,中醫在科威特逐漸落地生根。近3年來,小兒推拿療法的成功開展,為當地兒童健康帶來了新希望。隊員張利多醫生為一名5歲言語發育遲緩的患兒制定了推拿治療方案,經過一年的耐心治療,患兒語言能力顯著提升,達到入學標準。這一成功案例進一步提升了中醫在當地的聲譽與影響力。
在科威特,中醫的忠實粉絲蒂娜十年如一日地信中醫、用中醫。她因頭疼接受針灸治療后,便深深愛上了中醫。即便后來患上“干燥綜合征”,她依然每周堅持接受針灸、拔罐治療。蒂娜與醫療隊建立了深厚情誼,她還經常熱情地帶領隊員們體驗當地風土人情,成為中科友誼的溫暖橋梁。
此外,醫療隊針對當地頸椎病、腰痛病高發的現狀,精心教授“健身氣功八段錦”,并將其與太極結合,編排成獨具特色的展示動作。在使館招待會上,隊員們的精彩演出贏得了高度贊揚。
32年來,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以精湛醫術和無私奉獻精神,為科威特患者驅散病痛陰霾,帶來健康曙光。劉春作為第四、七、八批吉林省援科威特中國醫療隊隊員,三次奔赴科威特,累計工作時長超6年,診治患者6000余人次。杜金偉醫生運用針灸推拿,成功幫助一位腰椎活動嚴重受限的患者在當天恢復行走能力,在當地引起轟動。在援科的1年多時間里,杜金偉為近4000人提供了中醫服務。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張添怡 實習生 于沛辰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