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全國各地舉辦了多種多樣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
2月17日,廣西梧州市開展“求實創新共成長,團結筑夢向未來”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這是梧州市第八中學學生在跳民族舞蹈。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2月17日,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的學生在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舊址紀念館內參觀。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2月17日,廣西梧州市開展“求實創新共成長,團結筑夢向未來”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這是在梧州市第十四中學學生在跳竹竿舞。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2月17日,上海市長寧區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在上海市開元學校“開學第一課”活動中指導學生體驗穿戴消防員服裝。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月17日,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的學生在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舊址紀念館內參觀。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2月17日,上海市長寧區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在上海市開元學校“開學第一課”活動中為學生介紹消防車。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月17日,廣西梧州市開展“求實創新共成長,團結筑夢向未來”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這是梧州市第八中學學生演唱歌曲《中國人》。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2月17日,廣西梧州市開展“求實創新共成長,團結筑夢向未來”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這是梧州市第十四中學學生在參加拋繡球比賽。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2月17日,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奉賢實驗中學舉行“雪龍探秘新征程 海韻逐夢共揚帆”活動。這是學生們與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隊員進行視頻連線。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2月17日,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奉賢實驗中學舉行“雪龍探秘新征程 海韻逐夢共揚帆”活動。這是該校學生通過視頻連線向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隊員提問。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2月17日,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奉賢實驗中學舉行“雪龍探秘新征程 海韻逐夢共揚帆”活動。這是學生們與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隊員進行視頻連線。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2月17日,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的學生來到上海趣看美術館,開啟他們的“開學第一課”。學生們帶著學習任務單走進“棟梁——梁思成與林徽因學術文獻展”,探尋中國古建筑之美。新華社發(陳浩明 攝)
2月17日,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的學生來到上海趣看美術館,開啟他們的“開學第一課”。學生們帶著學習任務單走進“棟梁——梁思成與林徽因學術文獻展”,探尋中國古建筑之美。新華社發(陳浩明 攝)
2月17日,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的學生來到上海趣看美術館,開啟他們的“開學第一課”。學生們帶著學習任務單走進“棟梁——梁思成與林徽因學術文獻展”,探尋中國古建筑之美。新華社發(陳浩明 攝)
2月17日,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的學生來到上海趣看美術館,開啟他們的“開學第一課”。學生們帶著學習任務單走進“棟梁——梁思成與林徽因學術文獻展”,探尋中國古建筑之美。 新華社發(陳浩明 攝)
2月17日,學生們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十三小學操場上跳繩。 新華社記者 高晗 攝
2月17日,在廣西興業縣第一實驗小學,老師在舞臺上進行科學實驗展示。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2月17日,在廣西興業縣第一實驗小學,學生們與機器人共舞。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2月17日,學生們在烏魯木齊市第十三小學操場上進行趣味游戲。 新華社記者 高晗 攝
2月17日,在廣西興業縣第一實驗小學,學生們通過智能編程操控機器車。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2月17日,在廣西興業縣第一實驗小學,學生們與機器人近距離互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館東館,同濟大學附屬澄衷中學的學生佩戴VR眼鏡觀看傳統節日視頻。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館東館,同濟大學附屬澄衷中學的學生在古書畫修復技藝展臺前體驗電子版模擬接筆補繪技術。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館東館,同濟大學附屬澄衷中學的學生在體驗模擬田野考古發掘工作。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館東館,博物館工作人員向同濟大學附屬澄衷中學的學生介紹田野考古知識。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月17日,在四川遂寧市大英縣實驗幼兒園的手工課上,老師教孩子們學習制作竹編畫。新華社發(劉昌松 攝)
2月17日,四川眉山市彭山區第二中學學生在開學第一課科普活動上觀看機器狗表演。新華社發(翁光建攝)
2月17日,在四川廣安市廣安區富源小學2025年春季開學典禮上,川劇演員為學生表演變臉。新華社發(廖小兵 攝)
2月17日,廣西柳州市德潤小學的學生展示他們制作的燈籠。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2月17日,廣西南寧市邕寧區龍崗北小學的學生與AI智能機器人親密互動。新華社發(馬華斌 攝)
來源:新華社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