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今天媒體朋友們在,我辟個謠。”
3月7日上午,吉林代表團開放日現場,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松原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強在發言環節主動提起近期網絡上熱議的“查干湖洗澡魚”事件,“有人說查干湖的魚是從外地買來放進湖里‘洗個澡’再撈上來的‘洗澡魚’,這純屬謠言!”
話音未落,現場響起一片笑聲,氣氛立刻熱絡起來。
查干湖美景。人民網李洋 攝
“大家來看看就知道了,查干湖一望無際、煙波浩渺,如果魚下去洗澡,恐怕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陳強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仿佛把記者們帶到了查干湖的冰面上。
記者們越聽越起勁兒,現場快門聲此起彼伏。
為了讓記者們更直觀地了解查干湖的生態底氣,陳強曬出了一組數據:查干湖現在每年捕撈量2370噸,約占10%,一般大湖的安全捕撈量保持在20%左右,查干湖還遠遠不到,而且只捕大魚,不捕小魚;現在每年投放1000萬尾魚苗……“90%還在里邊樂樂呵呵、安安全全地生長呢。”
會后,記者們意猶未盡,紛紛圍住陳強繼續提問。而查干湖的故事,也從“洗澡魚”的謠言,延伸到了生態保護的深遠意義。正如陳強所說,查干湖的漁業資源豐富,不僅游出了經濟效益,更游出了生態底氣,根本不需要“借魚充數”。
這場開放日,不僅為查干湖的魚“正了名”,也讓人們看到了吉林在生態保護上的決心與成果。或許,未來的查干湖,不僅會是魚躍人歡的豐收之地,更會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查干湖的魚,條條都是“本地戶口”。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