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治中心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統籌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有利于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效能、增強矛盾糾紛化解能力。從“定分止爭”逐漸延伸至“源頭預防”,從“單兵突進”轉向參與多元共治“系統集成”,近年來,白山市江源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重源頭、強治理,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法,統籌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創新工作模式 規范日常運行
江源區綜治中心創新采用“1+4+13+N”管理模式和“專職機構+派駐機構”工作模式規范日常運行,實現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多方配合。構建“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處置”模式,群眾辦事平均等待時間縮短65%。同時,建立健全綜合分析研判、信息通報、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整合信訪調處、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等服務功能,推行訴調、警調、檢調等多調聯動的工作體系,對群眾來訪訴求和咨詢實行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堅持“最多跑一地”的宗旨,成為全域矛盾糾紛的“終點站”。2025年1月以來,江源區綜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糾紛222起,調解成功82起,調解成功率為36.94%。其中,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裁決的8件拖欠工資糾紛,為84人追回拖欠工資。
打造四級治理架構 強化社會治理效能
該綜治中心首創“金字塔式”四級治理架構:區級中心(戰略決策層)→鎮街中心(統籌協調層)→村社區中心(組織實施層)→網格陣地(基礎執行層),形成縱向貫通的治理鏈條。中心采用“1+10+N+X”社會治理模式,即1個區級綜治中心,10個鎮街綜治中心、N個村、社區綜治中心以及X個網格調解陣地。全區10個鎮街均設置“8890”接訴即辦服務熱線和基層治理指揮中心云平臺,并有專人定崗負責收集調處群眾訴求。通過“網格預報、街鎮吹哨、各方報到”接訴即辦工作機制,收集和發現矛盾糾紛,問題分類后再由“應哨”隊伍將矛盾化解在網格。2024年,三級綜治中心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123件,已全部化解。
集結社會資源 鑄就金牌調解
“我們建立了跨行業專家庫,實現了法律專業力量、心理干預力量、社會治理力量的科學配置,將調解服務細分為婚姻家庭、經濟糾紛、勞資矛盾等種類,邀請全區知名律師、心理咨詢師、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等擔任‘特邀調解員’,配套制定標準化服務流程。”江源區綜治中心負責人劉海洋介紹道,該中心還建立了“人民調解超市”,開展法律援助服務,邀請江源區法律援助中心周立仁團隊入駐綜治中心,建立重大矛盾“專家會診”機制。同時,推動政法單位常駐機制,引入法官、檢察官參與重大案件調解,矛盾糾紛化解率大大提升。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祖維晨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