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畢雪)“孩子手術成功,我的心終于放下了一大半。”3月31日上午,在吉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病房里,患者父親馬東東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馬東東是松原市長嶺縣龍王村的農民,他的孩子今年21歲,從小就聽力障礙。以前,植入人工耳蝸太貴了,需要幾十萬元的費用,對他們這個普通家庭來說實在無力承擔。馬東東說:“孩子戴了幾年助聽器后,聽力由原先的70%減退到現在的15%—25%。再不做手術,以后即使戴助聽器也可能聽不見聲音了。”
2024年底,聽說國家要將人工耳蝸納入集采范疇,馬東東就像在黑暗中抓住了希望的繩索。終于,在人工耳蝸集采政策正式落地我省的首日,孩子成為第一個受益者。吉大一院成功為孩子完成了雙側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馬東東眼圈泛紅:“感謝醫生們的辛苦付出,更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孩子再次聽到聲音,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有效手段,為無數生活在無聲世界的患者提供了進入有聲世界的機會。特別是對于先天神經性耳聾的幼兒,植入人工耳蝸能有效解決因聾致啞的問題。“此前高昂的費用讓許多患者望而卻步,但集采后,單套人工耳蝸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再加上我省醫保報銷政策,患者只需自費2萬元左右,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吉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杜波說,此次國家集中采購的5款人工耳蝸產品,均為國際國內一線品牌高端型號,總體價格都在5萬元以下,且全部支持高場強3.0T核磁檢查,滿足患者不同應用需求,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生活質量。
據了解,人工耳蝸集采政策的實施,是國家醫療保障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的重要舉措之一。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