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宮書記就像我們的親人。”提起松原市前郭縣薩日朗街道阿拉坦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宮金明,居民們這樣說。自2011年從事社區工作以來,宮金明扎根基層,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心傾聽每一位居民的聲音,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成為居民的貼心人。
“居民群眾盼的就是我要干的,基層工作就得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宮金明說。
阿拉坦社區是村轉社區,人員結構較為復雜。為了摸清社區居民的基本情況,宮金明與社區的工作人員走村入戶,把目光傾注到殘疾人、孤寡老人、低保戶和重患家庭,了解他們的饑寒冷暖、所需所求,掌握第一手民情資料。
在一次走訪過程中,宮金明了解到王曉(化名)身患乳腺癌,高額的醫療費用讓原本生活還算安穩的一家人陷入困境。宮金明跑前跑后,積極幫助申請享受低保政策,又通過多方溝通努力,為她的孩子在長春解決了工作問題,大幅提升了一家人的收入水平。拿到低保證的王曉(化名),眼含熱淚,握著他的手說:“謝謝小宮書記,是您讓我有了活下去、繼續治療的信心。”為了徹底解決難題,宮金明還組織志愿者為王曉一家捐贈生活必需品,減輕日常經濟支出壓力。
居民的大事小情,宮金明時刻牽掛在心。多年來,宮金明先后幫助25名重患居民申請了低保,186人次得到了臨時救助。連續8年陪伴殘疾人、孤寡老人過端午、中秋、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同時,組織元旦聯歡會、社區餃子節等群體活動400余次。如今,社區已經成了居民的暖心驛站、困難群體的溫暖之家。
2023年轄區行政區劃調整,轄區沒有了診所。宮金明探索實踐“資源換服務”模式,以減免轄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和持證殘疾人、低保戶、軍烈屬、失獨人員等特殊群體居民15%-25%診療費用方式,抵頂社區80平方米場地房租優惠的條件,招募社會優質醫療資源建設社區協作惠民診所。自2024年6月診所揭牌運營以來,極大地滿足周邊居民對慢性疾病預防、保健、診療等需求,有效打通基層健康管護的“最后一公里”。
每當夜幕時分,阿拉坦社區周圍都會響起優美的音樂聲和大爺大媽們的歡笑聲,這是阿拉坦社區藝術團正在排練。由于轄區內居住的老年人口較多,為了滿足居民的業余文化需求,宮金明著手籌劃組建了5個社區藝術團。藝術團創建初期,他多處挖掘和培訓文藝骨干,每天晚上都帶領大家認真排練。如今,藝術團不斷發展壯大,已累計開展各類演出200余場次,服務居民9000余人次,不僅將黨的好聲音傳到群眾心坎上,更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向心力。
“開展的活動多了,居民參與度高了,社區人氣更旺了。”宮金明說,除了發展藝術團,社區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節日、紀念日開展相應主題活動,在寒暑假期間開展公益興趣培訓班70余次,極大豐富了轄區內孩子們的假期生活。
宮金明把轄區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熱心群眾等納入了社區黨組織框架之中,通過開展圓夢“微心愿”、社區植樹節、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系列活動,激活了潛在的社區服務資源,切實解決了保障性住房小區400余戶居民燃氣開通和城鄉接合部修建路燈等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切實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同時,創新服務方式,創建“百姓影院”,放映公益電影69場次,服務居民3100人次,滿足居民觀影需求;連續舉辦兩屆社區鄰里節,為1400余位居民搭建互動交流平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鄰里和諧。
沒有什么驚天動地,有的只是心系群眾的一腔熱忱。宮金明先后獲評省委組織部“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百佳書記”和“吉林好人”等稱號。近日獲評吉林省第二屆崗位學雷鋒標兵。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馬賀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