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中的永春細胞產業園。
長春海悅藥業總部基地項目,辦公樓已投入使用。
中糧油脂長春油料加工項目建設現場。
長新創谷。
這是一個奮進的春天。
一季度長春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3%,居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前列。
亮眼的成績背后,是長春市緊扣“項目為王”理念,聚焦重點領域,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不懈努力。一季度,長春市推動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973個、較年初計劃多273個,開復工率達到67.9%。項目投資的“規模效應”與“質量效應”正加速耦合,孕育新質生產力的突破。
投資拉動增長,項目帶動發展。
今年年初以來,長春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錨定“一中心、五高地”建設,搶先抓早推進項目建設。長春將項目現場當作比拼賽場,正以干勁“滿格”狀態,在春天里描繪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早謀劃 立機制
構建一盤棋推進格局
機器轟鳴、焊花飛濺……走進位于長春經開區的現代醫藥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百余名工人頭戴安全帽正緊張作業。力盛制藥總經理房友好說:“我們公司這個項目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這也使得項目在一季度建設指標順利完成。項目辦公大樓主體工程已完成,砌筑工程、層面工程完成75%,所有制劑車間、工程、保健品車間基本完成,消防泵站,污水泵站、危險品庫主體封閉。總工程進度完成近65%。”
4月27日,記者在東方爍龍研學營地項目建設現場看到,施工隊正在進行該項目北區部分地塊的臨水、臨電、臨時施工道路工程施工。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項目全部建成后,日均可容納1萬人住宿、2萬人開課,可實現上下游產值20億元,新增直接就業崗位超3000個。
拼搶一季度,長春市堅持以規劃優布局、以項目促產業,通過系統性謀劃和精準化施策,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規劃項目高效實施,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工程等34個已納入“十四五”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部完工,長春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升工程等25個重點謀劃項目擬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力爭早啟動,快建設。空間布局持續優化,長春“雙城”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為集聚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和北湖未來科學城已然成為投資熱土,一批重大項目迎春破土,迸發出勃勃生機。
產業體系加快構建,聚焦“3轉、4強、7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全新賽道加快布局。今年一季度全市產業投資增長46.8%,占比突破50%,產業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謀定而后動”的戰略思維貫穿始終。長春市發改委相關人員介紹,在今年全市5000萬元以上計劃實施項目中,產業項目占比超55%,百克生物疫苗產業園項目、新奧迪A6整車技術改造項目、蓮花山夢想國綜合性文旅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率先復工建設,助推全市產業投資實現快速增長。
在當前全市謀劃儲備億元以上項目清單中,產業項目占比超60%。一大批先進制造業項目、農業產業化項目、文旅產業項目、高技術產業項目蓄勢待發,為未來一段時期經濟結構優化打牢基礎。
同時,為充分調動各作戰單位積極性,增強主動性,長春市不斷健全工作體系,完善工作機制,助推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健全問題破解機制,持續發揮“屬地-部門-項目中心”三級問題破解機制作用,著力破解項目建設和項目謀劃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強化定期通報機制,圍繞項目開復工、項目謀劃、投資完成、資金爭取和支付等情況,定期開展市縣兩級通報,督后進、獎先進、促中間,切實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優化考核激勵機制,圍繞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機制,建立分級分類評價和考核制度,把考核結果運用與“六個一批”等機制充分結合起來,激勵干部在攻堅克難中長本領、出業績。
今日之長春正以全鏈條保障、前瞻性布局,滋養著企業拔節生長。讓“春色滿園”的生機蓬勃轉化為“碩果盈枝”的高質量答卷。
搶先機 抓進度
爭分奪秒保工期
塔吊林立的工地、焊花飛濺的車間、晝夜不息的流水線,在奮戰一季度的每個場景都在例證長春“項目為王”的深意,每項數據都在標注追趕跨越的刻度。
元旦過后,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嚴寒中,長春市以超常規舉措打破“貓冬”傳統,116個冬季不停工項目迎寒而上,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施工進程。
2月26日,在長春市春季項目暨永春生物醫藥城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現場,全市71個重大項目也一齊按下“開工鍵”,吹響新一年“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的沖鋒號角。
3月28日,長春市一季度項目開工暨北湖未來科學城項目開工活動,點燃一季度開復工700個項目超額完成目標的熱情與激情。
這樣的“速度與激情”同樣在多個“項目戰場”同步上演。
向竣工沖刺的赫行食育科技產業園,正處于緊鑼密鼓的建設階段。“產業園是赫行教育集團在長春市二道區現代產業集群園區重資產投入的集生產、教育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類項目。現土建項目已經完成,進入裝飾裝修、生產設備投入階段,計劃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生產。”赫行教育集團教育研究院院長王艷軍介紹,整體項目創新采用“一場一產一研、雙企聯管”模式,即河東農場農業生產基地、知食家食品制造基地與知行方舟學生綜合實踐基地。
走進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記者見到智能機械臂靈活舞動,正有序精準地進行焊接工作,好一派繁忙景象。作為奧迪品牌在中國第一家專門用來生產純電動車型的生產基地,從去年12月開始正式批量生產,目前邊建設邊投產。
作為串聯主城區與周邊市縣的重大交通項目,一小時經濟圈環線高速公路項目的實施一方面有利于激活縣域經濟,推動城鄉一體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發展空間,提高要素流動效率。記者了解到,現農安至九臺段、九臺至伊通段已竣工通車,伊通至公主嶺至農安段正加緊建設。
此外,長春市南部區域城中村改造、吉潤凈月醫院、長春市婦產醫院西部院區等一批民生保障項目奮力跑出施工“加速度”。
當下,一個個項目正在長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孕育出一個個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
強服務 重效能
助力項目提速增效
一季度,長春項目不斷刷新的“進度條”背后,是工作聚焦項目干、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的詮釋——
持續發揮市級領導高位統籌重要作用,擇優篩選100個重大建設項目由35位市級領導包保推進,從謀劃招商到竣工達產進行全鏈條全過程服務。全力做到上下聯動協同配合,做到包保領導、項目秘書、項目單位強化三方聯動,動態掌握包保項目最新進展情況,如遇問題包保領導將快速協調各級有關部門解決實際問題,推動項目加快建設。
包保領導實地走訪項目建設現場,根據項目實際需要解決問題,力爭達到“問題發現在現場、決策敲定在現場、解決落實在現場”的工作要求。形成合力專班推進,針對項目謀劃落地及開工建設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設立專題研究破解。
這種“把企業事當自家事”的服務做法,讓長春海悅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德壯非常感慨:“長春的營商環境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城市的誠意與效率。”
這種效率在長春海悅藥業總部基地項目得到證明。“二期項目啟動建設以來,我們得到了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對項目手續辦理、建設進展進行動態跟蹤,很多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劉德壯表示,有需必應,無事不擾,正是長春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速發展。現二期項目正在進行外地面及室內裝飾裝修,預計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中糧油脂長春油料加工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當地政府協調交巡警部門配合企業完成土方運輸工作;協調市建委將項目納入綠色通道;解決項目臨水、臨電等相關問題。在項目工作專班細心高效的一路護航下,臨建辦公區已搭設完成,油罐區土建施工基本完成、部分油罐開始制作建設,筒倉、榨油廠打樁已完成,廠前區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看著眼前建設場景,中糧油脂(長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成志為政府高效服務贊不絕口。
一直以來,長春市始終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最大限度為項目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用地保障再加力,陸續推出一批優質地塊,吸引好項目相繼落位,激發市場活力。
一季度,全市共出讓工業用地113.6公頃、同比增長231%,出讓商住用地51.4公頃、同比增長232%。審批保障再加速,進一步簡化程序、壓縮時限,實施“多審合一”,建立“容缺受理+告知承諾”機制,對重大項目開通“綠色通道”,領辦幫辦,推動項目早開工、快建設。資金保障再加碼,緊盯政策導向,全力爭取中央預算內、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資金,加快撥付使用進度。同時推動市場化融資創新,設立長興基金,探索REITs試點,推動新PPP模式,以融資組合拳為項目投資注入強勁活力。
春天孕育著生機,星羅棋布的建設工地傳遞出強烈的發展信號,與日俱增的項目激發了不竭的經濟活力,在長春一個又一個項目正由“藍圖”化為“施工圖”,從“施工圖”變為“實景圖”。
站在新起點,長春春日里項目建設的蓬勃朝氣無縫銜接夏日的澎湃激情,正翻開更壯闊的發展新篇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孟凡明 柳青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